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西宁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暨创新设计大赛拉开战幕
点亮科技梦 一起向未来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莫青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1    编辑:管理员         

  近日,西宁市2024年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暨创新设计大赛拉开战幕,这次大赛是西宁市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活动,来自西宁市7个县区及市属学校的182支队伍参赛,共有379名竞赛队员参与11个大项20个小项的角逐。

  机器人竞赛现场如同智慧风暴的一次碰撞,同学们一遍遍操作着机器人,生怕有一丝疏漏,无人机一次又一次地试飞,精准无误地完成指定任务。

QQ图片20240426062125完成太空站维修工具盒项目的2名学生。

  无人机发烧友的5000次飞行

  “说5000次可能都有点少,我从5岁开始接触无人机,现在已经有7年的飞行经历了,每天至少要飞5次到10次,算起来至少已经飞了5000次吧!”西宁市湟中区康川学校六年级学生李善恩在赛场外一遍遍地调试无人机,力求出色完美地完成比赛项目。

  李善恩讲起了自己成为无人机发烧友的故事。他说,喜欢上无人机是在一次科技活动中,他看到老师用无人机执行各项任务,同时,还拍下了非常好看的照片,那一刻他也想成为一名无人机操控者。

  那时,李善恩才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有一次,我向爸爸说出想要一架无人机的想法,爸爸刚开始没有答应,后来我讲了无人机的运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爸爸被我说动了。当时,我们用了200多元,买了一架无人机。”话语间,能感受到李善恩的喜悦。

  由于操作技术不过关,无人机精准度不够,第一架无人机在他一年级的时候“葬身”房顶了。“爸爸知道后,还责备了我,没有了心爱的无人机,我也很伤心。”上了小学,李善恩得知学校有无人机社团后,第一时间向老师提出申请。

  二年级时,李善恩进入学校无人机社团。“社团的机器很专业,比我第一架无人机好多了,操作更加精准,而且我们也有老师的指导。”在逐渐了解到无人机内部的构造以及飞行的原理后,李善恩更加喜欢无人机了。

  在学校组织的比赛中,李善恩经常拿到好成绩,如今已经六年级的他,对无人机的掌握可以算是老手了。

  指导老师罗秀娟是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于新生事物无人机,她也在不断摸索。“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智慧是无穷的,在无人机的学习中,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让我为之一振,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罗秀娟说,“目前学校无人机社团人数达到25人,无人机设备有10台,这次学校派出13名学生参与7个项目的比拼,尚属首次。”

  “我看到很多军事领域都有无人机,希望以后我能考上军校,继续飞无人机,成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12岁的李善恩说。

QQ图片20240426062134湟中区康川学校的学生首次参加全市大赛。

  太空站维修工具盒出故障了

  “各位嘉宾请看,这是我们太空站维修工具盒的创意,我们想到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处于失重状态,拿取一些小工具不太方便,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个工具包,把工具分类放进4个小盒子中,小盒子由控制手臂来操作,手臂有触摸传感器,实现工具盒的开关。航天员只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控制工具盒的开启和关闭,避免了传统机械式开关的繁琐操作。”三年级学生刘声曜和孙学佳介绍完成后,开始了太空站维修工具盒的展示。

  “糟糕!有一条线路显示红灯,接触故障,3号工具盒无法正常开关。”刘声曜发现了问题,他和孙学佳有些紧张了。

  “别着急,我来修一下。”说着孙学佳用控制手臂打开了1号工具盒,拿出小螺丝刀,又熟练地打开了3号工具盒。

  “就是这条线掉了下来,我来接上它。”刘声曜关闭了所有电源,开始维修工具盒,不到1分钟,3号工具盒的故障排除了。

  “太棒了!我们的维修工具盒都能正常运行了。”2名八九岁的学生俨然一副工程师、科学家的样子。他们俩顺利完成展示后,赢得了在场嘉宾的掌声。

  穿着航天服、带着航天眼镜的两名学生认真极了。刘声曜还向嘉宾介绍着灯光的设计原理,孙学佳展示着设计组装工具盒的过程。

  工具盒虽小,可孩子们大大的科技梦想,已在心中萌芽。

  太空电梯直冲“云霄”

  “启动。走、走、走,开!”太空电梯直冲云霄后打开了舱门。“成功!”西宁市第十四中学的3名学生开心地呐喊。

  这个过程只有不到1分钟,学生们屏住呼吸,期待着成功。“这是我们设计的太空电梯项目,这个转轮是模拟重力设置,这边是机器人编程后完成的升降舱装置。只要升降舱能在机器人的操控下克服重力到达指定的位置打开舱门就算成功。”高一(9)班的学生陈占祥介绍整个设计过程。

  现场的指导老师介绍,太空电梯工程设计专项赛以三维设计为核心,人工智能为导向,利用3D打印新技术,完成太空电梯的创意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这个项目都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的,一点点钻研琢磨而来。第一次失败没有关系,第二次、第三次……几十次的尝试终于在两周前完成了整个参赛动作。”高二(14)班学生张和欣讲述设计、制作、编程的过程。

  虽然经历了失败和推翻设计重来的困难,但3个大男孩从没想过放弃。“我们这一代人更要有科技创新的能力,让生活变得更加快捷。”高二(9)班学生刘旭为自己加油,也为团队加油,更为新时代的青年加油。

  智能物流、火星家园、纸桥设计与搭建应对自然灾害……不同类别的竞赛项目让人瞠目,学生们的项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科学教育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宁市少年宫机器人编程专职教师张运昕深有感触。自2023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后,他所感受到的变化:学习机器人编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家长也越来越关注科技教育,学校机器人编程社团课备受追捧。

  我省3个实验区21所实验校入围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校

  大赛的背后是全省各校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有效实践。2024年,青海省教育厅联合14部门印发《青海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施方案》,牵头建立省级科学教育部门联席会议,推动健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有效联动、密切配合的科学教育协作机制。联合省科协印发《青海省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充分发挥科普资源优势,支持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2024年,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申报中,西宁市城西区、西宁市城中区、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3个实验区,21所实验校入围成功。我省制定了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工作方案,督促各地指导制定实验区、实验校工作计划,明确了改革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中小学校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

  同时,强化校内外联动,提升校内科学教育质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创造力培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科普创新大赛,持续深化“请进来、走出去”馆校合作模式,有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播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的梦想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