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海西州】于桂英的乌兰记忆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李皓    发布时间:2024-03-28 07:47    编辑:管理员         

  初春时节,从西宁出发,沿315国道一路西行,随着海拔的升高,眼前的景致渐次变幻了模样——远远近近的山峦沟壑纵横,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凝固的火焰;路边的草场,在残雪的掩映下,显得疏朗广袤;茶卡盐湖横陈于天地间,万顷碧波在蓝天下显得愈发宁静。不觉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已近在眼前。

  乌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乌兰县在海西州的交通布局中显得十分重要。315国道和青藏铁路、察德高速公路从乌兰穿境而过,使得乌兰县成为了海西州通往我省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乌兰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仅2023年,乌兰县就实施了39项重点项目新建续建,总投资37984万元,其中重点投资方向就包括交通工程,乌兰县察汗诺道路提升、柯柯5条公路的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乌兰县的城镇建设,为乌兰县经济发展提质赋能。

  乌兰县因路而兴,乌兰县也因路而盛。

  20世纪50年代,为了巩固祖国西南,中央决定用驼队向西藏运粮,乌兰县就是进藏部队牧放骆驼的地方。有资料记载,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乌兰县曾集结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骆驼。

  青藏公路修通后,乌兰县又接纳了筑路驼队,组建青海国营柴达木骆驼场,为乌兰县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响应党中央开发柴达木的号召,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乌兰县,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于桂英的父亲就是其中一员。

  于桂英的家位于乌兰县城一条偏僻的巷道,这是一座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自建房,在乌兰县城,像这样的自建房已不多见。

  提起半个世纪前的乌兰县城,于桂英为我们描画了这样一幅画面:那时的乌兰县城没有一座楼房,“就连县长都在低矮的平房里办公”;那时,乌兰县城只有一条街道,短得十几分钟就能从这头走到那头;那时,乌兰县城的风沙很大,进入风季后,在大街上走一趟,满嘴都是沙子;那时,乌兰县城的面积不到今天的四分之一……

  虽然乌兰县是青海省连接西藏、沟通新疆的交通要道,可在当年,困扰乌兰县发展的却恰恰是路。

  在于桂英的记忆中,半个世纪前的乌兰县城没有几辆汽车,就连从乌兰县发往西宁的班车也很少。因为交通不便,于桂英直到17岁才有机会走出乌兰县,来到省会城市西宁。

  “我对西宁的公交车十分羡慕,觉得太方便了。”说这话时,于桂英的眼中,依旧闪动着动人的光芒。

  时序走进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于桂英也开启了人生的崭新一页。

  1984年,于桂英成为了乌兰县商业系统的一名职工。

  “那时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没有票,市面上能买到的东西寥寥无几。”于桂英说。

  于桂英上班的代销点在茶卡盐湖。

  在代销点,于桂英被分配到烟酒柜台。虽然烟酒柜台售卖的只有十几种烟酒,可这十几种烟酒都是定量供应,购买时必须凭单位介绍信。

  乌兰县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乌兰县相关部门聚焦商超、家电、餐饮等关键领域,抢抓节假日、旅游旺季等关键时机,全面推进“魅力文旅新乌兰 乐享消费新生活”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同时乌兰县还开展超市、餐饮及家电企业政府消费券发放活动,积极开展直播带货、家电下乡、超市促销等线上线下推介和促消费活动,发放各类消费券、代金券191.4万元。2023年,乌兰县还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持续完善县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成下行件配送47.62万件、上行件揽收2350件,实现交易额1310万元。

  一切恍然如梦。

  在于桂英的记忆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苹果、梨和西瓜是乌兰县最常见到的3种水果,每当副食商店的水果到货时,水泥柜台前就会人山人海。

  副食品是那个时代乌兰县最缺的物资,“有一次副食商店到了一批冰棍,为了防止发生踩踏,工作人员不得不锁上商店大门,通过门缝卖冰棍。”于桂英说。

  今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回望70年的风雨历程,于桂英不禁感慨万千。

  70年如梦如歌,如今的乌兰县较之于于桂英记忆中的那座戈壁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街道上的车川流不息,因为各项生态工程的实施,曾经肆虐的风沙,早已不见了踪影,人们脸上的憔悴少了,笑容多了。

  说到这里,于桂英突然想起,自己还珍藏着一辆购买于20世纪80年代的26轻便自行车。

  这是一辆几乎没有使用过的自行车,车轮上的镀镍辐条看不到一丝锈迹,皮质的坐垫闪动着柔和的光泽。

  于桂英说,当时26轻便自行车算得上是奢侈品。

  “买它时,我花了3个月的工资,凭票买的。”于桂英说。

  买回自行车后,于桂英一直舍不得骑。没想到社会发展太快了,没过几年,自行车就被摩托车取代。又过了几年,摩托车又被小汽车取代了。这辆自行车,也就自然而然被“冷落”了下来,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早春的薄寒中,于桂英轻轻按响了自行车的车铃,清脆的铃声,仿佛是对历史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