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最新发布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彭娜    发布时间:2023-01-16 09:34    编辑:许娜         

  1月15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密森介绍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和助企纾困等情况;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许淳介绍了全省科技部门创新助力产业“四地”建设取得的成效;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建立介绍了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相关情况;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恩光介绍了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和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情况;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介绍了全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进等情况。

  新闻发布会由大会秘书处宣传组副组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彦主持;中央驻青新闻单位、省垣新闻媒体上会记者参加。

  新闻发布会实录

  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73亿元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密森

  2022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千方百计抓纾困保市场主体,全省经济在攻坚克难中顶压前行、稳中有进。

  建立健全“五个四”工作机制,200项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73亿元,超计划17.3个百分点。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方面,有序实施共和盆地、黑河河源、河湟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国土绿化525.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12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83.2平方公里。建设产业“四地”方面,完成钾肥增产100万吨任务,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产业链标志项目落地,第一批大基地年内并网150万千瓦、第二批大基地开工,茫崖翡翠湖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有机认证草原面积突破1亿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成铁路全线开工、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等工程开工,西宁机场三期改扩建稳步推进、玉树机场改扩建完成,扁门高速盘克段、国道109乐平段等建成通车,引黄济宁项目可研完成评估、环评报告获批,引大济湟主体工程建成,蓄集峡水利枢纽下闸蓄水。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实施社会领域六大公共服务工程,支持教育就业等领域250个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66所,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启动实施,西宁大学、省疾控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

  积极有效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创新机制常态化开展“一企一策”服务,全省市场主体在攻坚克难中逆势增长3.6%、总量突破55万户。及时推出稳住经济大盘9方面40项218条、3方面20项66条接续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发展10条、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47条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抓纾困、保主体、稳预期,市场主体信心有效提振。协同各部门退减缓税费211亿元,降低失业工商保险费率减负8.2亿元,缓缴社会保险费7亿元,发放稳岗返还、失业补助、留工培训等补助资金5.2亿元,办理市场主体贷款延期180亿元,释放投标保证金21.5亿元,缓缴电费1.8亿元。

  推出服务业企业升规入限实施方案,争取中央预算内服务业专项资金7118万元,下达省级预算内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3282万元,支持22个项目建设、57户服务业企业升规入限,新增入库服务业企业178户、总数达1500户。总结推广服务业6方面51条措施招法清单,减免服务业引导资金股权项目投资收益480余万元。清理规范水电气暖行业不合理收费,专项整治交通物流、财经、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涉及金额1024万元。(彭娜 整理)

  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四地”建设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许淳

  一年多来,全省科技部门紧紧围绕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科技文旅、有机农牧等青海特色优势产业科技需求精准部署创新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有效发挥科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支撑引领产业“四地”建设,不断塑造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主动融入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利用全国科技创新力量创造性破解盐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盐湖老卤脱水“揭榜挂帅”项目装置联动试车稳定运行,生产出高品质无水氯化镁。面向全国再次启动第二个“揭榜挂帅”项目征集盐湖无水氯化镁电解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3000吨金属锂生产线、万吨磷酸铁锂级正极材料和万吨6微米动力锂电铜箔投产,建成国内首套年产4.4万吨大型金属镁人工智能化连续铸造线,全球最大卤水氯化锂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锂项目投产。加快组建省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夯实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筹建基础,打造盐湖产业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为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和省级科技项目实施,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建成全国首个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加快布局大规模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光伏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从18.6%增长到25%,四端叠层电池效率达到28.08%,跻身国际一流水平。组织开展“青海省农牧区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技术应用示范”,对玉树市代格村110户村民住宅供暖设施进行改造,以清洁能源技术提升民生福祉。

  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顺应文化科技发展趋势,以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资源为依托,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持续打通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建设海东河湟新区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大力实施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项目。

  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实施现代种业利用与提升、农业高效生产、有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专项,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配套技术集成示范,初步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的青海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建成国家级春油菜和马铃薯制繁种基地,自主培育的青杂12号和15号春油菜入选中国粮油生产主导品种,“青杂”系列16个油菜品种在全国80%以上春油菜产区推广种植,并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赋能有效提升“青字号”品牌影响力。(周建萍 整理)

  全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建立

  2022年,全省文旅行业不懈努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取得一些新成果。

  积极落实省部共建机制。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成立省部共建领导小组。

  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以西宁市为中心,格尔木市、玉树市为支点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生态旅游精品环线,将文艺创作、公共服务、非遗传承、文物利用、考古发掘等文化类资源融入旅游环线建设。具有青海独特代表性的旅游线路不断涌现,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7条线路入选“十大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推介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8条,“乡村是座博物馆”主题线路8条,一批最美湖泊、最美花海成为热门打卡地。

  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文化和旅游企业9000余家,规模以上5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省级103家,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103家,认定非遗工坊42家、“青绣”培育工坊70家。西宁市、黄南藏族自治州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唐道·637步行街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充分展现文旅融合亮点。创作既有生态体验又有文化感受的大型生态舞剧《大河之源》,民族歌剧《青春铸剑221》等文艺精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戏曲进乡村·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演出等文化活动6500余场次,服务群众1100余万人次。落实文物保护资金2.28亿元,宗日遗址、热水墓群等考古发掘项目扎实开展。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

  推动呈现区域特色发展。全省各地积极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西宁市建设生态旅游集散中心9个,提升旅游服务基地功能;海东市做优黄河风情、河湟民俗等乡村旅游,打造河湟文旅品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储备生态旅游项目210个,重点打造茶卡盐湖等龙头景区;海南藏族自治州以黄河水电、光伏工业为重点,开发工业旅游,促进工旅融合;海北藏族自治州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祁连阿咪东索等景区建设;玉树藏族自治州着力打造玉树唐蕃古镇等特色小镇,举办“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扩大影响;果洛藏族自治州与携程集团、西北航空集团对接,开展“雪域净土”等旅游资源宣传推介;黄南藏族自治州打造以“热贡艺术”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达3.2万人。(彭娜 整理)

  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群基本成型

  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恩光

  近年来,全省林草部门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和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创新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方面,着力打造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四个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国家公园群。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1年10月正式设园,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设园一年多来,区划面积由试点期的12.31万平方公里扩展至19.07万平方公里,重要生态区位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三江源国家公园步入新发展阶段;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准备已全面就绪;青海湖国家公园去年4月正式获得国家创建批复;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科考工作全面启动,创建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群基本成型,为推动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打下良好基础。

  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和整合优化,将全省109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7类87处,总面积达到27.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18%(远高于全国18%的比例),基本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构建以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盆地、湟水流域“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区域,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重要自然景观、自然遗产全面保护的自然保护地网络,有效保护全省64%的湿地生态系统、42.6%的天然草原生态系统、30.7%的森林生态系统、95%的野生动物种类和85%的野生动物栖息地、96%的野生植物、68.9%的自然遗迹和69.8%的自然景观。

  建立以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种质资源库、国有林场等为依托的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体系。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9%,湿地保护率达到64.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全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建立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生境)调查监测制度,实现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有效管理。藏羚恢复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近3000只,雪豹增加到1200多只,青海湖鸟类由164种增加到232种,青海湖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彭娜 整理)

  74.2%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

  2021年以来,省乡村振兴局以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牵引,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5名省级领导联点39个脱贫县和45个试点村开展全方位帮带指导,选派1716名第一书记和3505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各级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建强干部队伍,改进工作作风。

  出台36个行业配套政策,保持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困难救助等普惠性政策连续稳定。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去年将监测对象识别参考标准由6000元提高至6700元,开展2轮集中排查和3次因灾排查。两年累计纳入5158户19237名监测对象,落实针对性帮扶举措,74.2%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出台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将50%以上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去年达到62.7%,健全落实联农带农机制,脱贫群众通过发展到户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去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9.5%。全面落实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务工补助等政策,举办“雨露计划+”促进就业专场招聘会,4.99万脱贫人口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实现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规模年均突破20万人。

  编制省级和25个重点帮扶县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将年度60%以上的财政衔接资金和70%以上的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重点帮扶县发展,选派15支科技特派团、23支教育医疗工作队开展“组团式”帮扶。巩固发展39个县级帮扶产业园和282家乡村帮扶生产车间,2.87万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7%以上。调整优化医保政策,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和纳入防返贫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住院医疗费按90%予以报销,稳定脱贫人口按80%予以报销。

  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扶持力度,建成牦牛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30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别达到33个和180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2325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28.3万脱贫人口拿上了“阳光存折”,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农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79.5%。

  两年新建农牧区户厕7.4万座、公共厕所40座,完成历年来所有问题厕所摸底排查。

  东西部协作开创新局。江苏在帮扶西宁、海东两市的基础上,15个县区与我省15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建立结对关系,协作帮扶范围拓展至8个市州全覆盖,年度东西部协作资金由脱贫攻坚期的4.07亿元增加到8.59亿元,协作范围之广、帮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东西部协作资金比重达一半以上,协作共建工业园区4个、农业园区8个,引进江苏企业21家,实施了一批投资规模大、联农带农效果明显的特色产业项目,累计投资15.36亿元。完成11家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省级示范销售平台认定,两年累计完成消费帮扶2.85亿元。(周建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