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专题专栏 / 专题 / 小财政大民生 / 公共文化

悠悠丝路,花儿飘香——2017青海文化旅游节为各族群众呈上花儿盛宴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7-04 10:27    编辑: 马秀         

  焦 点

  “杨柳子叶叶尖对尖,阿一个叶叶不尖。年轻子人儿都一般,阿一个外事不谈……”年逾古稀的马明山一开嗓,就赢得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传承人,马明山携两名爱徒同台表演,将融合凝聚着土族文化内涵的土族花儿艺术化作声声天籁,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这是记者在第十四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现场看到的一幕。

  花儿,慰藉、愉悦、滋养着青海人民的心灵。在2017青海文化旅游节文化活动版块中,花儿演唱会是重头戏。经过多年来的传承创新,如今的花儿早已走出乡野,走向舞台、走向高雅殿堂,以更加别样的形式诠释千百年来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悠悠丝路,花儿飘香。6月30日,由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主办,省文化馆、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7青海文化旅游节·第十四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互助县丹麻镇盛大开幕。

  本届花儿演唱会演出阵容强大,邀请西北五省(区)108名花儿歌手齐聚彩虹之乡一展歌喉、竞现风采。在歌手的选定上,以青海本地花儿传承人、优秀花儿歌手为主,邀请国内丝路沿线各省区歌手共同登台献艺。开幕演出上,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苗族等十二个民族的42位歌手同台献艺,其中还不乏名家助阵,来自新疆的3名维吾尔族歌手通过改编传统曲令,以三声部演唱方式,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汉语共同演绎传统花儿,实现了丝路花儿歌手大融合。

  近年来,一种名叫“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的演唱形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和喜爱。在本届花儿演唱会上,以无伴奏合唱形式全新演绎的“花儿”,为演唱现场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青海纵横文化《大音、雪白的鸽子》花儿艺术合唱团带来了两首无伴奏合唱《白牡丹睡着了》《一天下了三场雨》,令人耳目一新。41人组成的合唱团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将传统的花儿艺术通过新颖的无伴奏合唱方式全新演绎,充分发挥出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使花儿演唱的音域更加宽广、音色更加淳厚,通过和声的立体感和不同音色的交替变换,进一步增强了花儿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当传统民歌花儿遇到高雅的交响诗篇,会有怎样的激情碰撞与创新融合呢?

  6月28日晚,由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主办,省文化馆承办的“花漫丝路”花儿音乐会在省文化馆群星剧场激情奏响。

  “花漫丝路”花儿音乐会以“丝路放歌花红果硕”为主题,以经典的“花儿”名曲为主线,共分《序》《丝路放歌》《丝路花红》《丝路情深》《尾声》五个篇章,以撒拉族花儿和土族花儿为亮点,由我国著名高胡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资深音乐人张耀枢先生编创、执棒,由省文化馆昆仑交响管乐团联袂我省花儿歌手,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视角演绎别样“花儿”,展示青海花儿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在铜管交响乐合奏《河湟情》中拉开帷幕。花儿经典《上去高山望平川》、笛子独奏《花儿与少年》、青海花儿《好花儿迎来了春天》和撒拉族民歌《巴西古溜溜》等耳熟能详的曲目轮番上演。特别是来自新疆的3名维吾尔族歌手,他们身着民族盛装,在华丽的舞台和炫彩的灯光下,应和着绝美的交响乐章,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汉语共同演绎花儿,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新颖铜管交响乐演绎传统花儿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视角既展示了青海花儿的独特魅力,又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花儿演奏及演唱模式,将传统的民歌花儿搬进高雅的艺术剧院,搭配交响乐彰显独特魅力。

  “我是一名音乐爱好者,祖籍在山西临汾,却在青海生活了一辈子,我热爱这片土地,更耳濡目染地喜欢上了花儿,我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剧场里欣赏交响乐演奏的花儿,这让我感觉既新颖又震撼。”67岁的观众吴桂兰说。(李欣 王雅慧)

  观  察

  让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活力竞发

  7月2日晚,西宁市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好戏连台”——打搅儿、道情、越弦、贤孝、平弦、三句半等青海本土曲艺戏种汇聚一堂、应有尽有。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台演出是“老调新唱”。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结束后,省文联迅速组织省垣文艺工作者,及时创作出了青海打搅儿《戴着党徽开党会》、青海花儿《十三次党代会指路的灯》、青海平弦《一江清水向东流》、快板《扎扎实实谱新篇》等集中反映党代会主题的作品,再加上近几年新创作的打搅儿《好日子》,道情《总书记的话儿暖人心》、越弦《盛世中华》、贤孝《青海的好省长尕布龙》、三句半《精准扶贫在路上》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曲艺作品,共同组成了一台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为主题的专场演出。不仅满足了我省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让百姓实实在在地学习到了党代会精神。

  演出现场,60多岁的朱阿姨操着青海方言告诉记者:“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省里召开重大会议,但觉得都与自己无关,我只要把孙子带好就行了。今天从这个演出活动中才知道这些会议都是和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后一定要多了解了解。”

  这是我省文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实举措,是文艺工作者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积极作为,更诠释了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活力的竞发。

  改革激发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注重整体谋划,加强统筹推进,狠抓任务落实,发展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产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文化市场日趋繁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青海文化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一幅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文化画卷在妙笔挥洒中呈现。

  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凝聚人心。

  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全面完成省直经营性文化、出版单位体制机制改革,运行良好,逐步实现盈利;引导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确定青海日报社、青海民族出版社等6家出版单位为我省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示范单位,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改企成果不断巩固,较好地实现了两个效益相统一。省演艺集团通过深化内部改革,集团艺术创作活力得到不断激发,2016年完成儿童杂技剧《精灵战队》、花儿风情歌舞《花漫四季》、舞剧《格萨尔王》3部剧目的创排和演出。复排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话剧《惊天雷》,其中,《七个月零四天》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启动在全省的巡演。在省内各类重大节庆演出活动中,表现突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6年完成各类演出522场,演出收入近五百万元,观众人数达42万余人。

  青海日报社以“创新提质”为目标,扎实推进青海日报改扩版工作。创新报道内容、方式手段,侧重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呼声,不断拉近与读者距离,强化媒体亲和力感染力;突出青海特色,增强地方新闻报道力度深度,积极呼应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发挥党媒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为新青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坚持“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的内容要求,把青海日报的核心新闻生产力优势导入移动互联网中,突出独家、原创、评论,做有品质、有观点、有温度的新闻,在网民中成功树立了清新、温暖、正能量的形象。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以创新为引领,率先启动“两微一端”、率先开通首条网上丝绸之路、率先引入“云服务”、率先引入首个掌上直播、率先试水微电影、率先建成省内首个双语客户端。

  青海广播电视台持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努力发展壮大宣传主业,不断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全国“两会”和省十三次党代会等重大宣传任务以及青洽会、环湖赛等重大活动宣传报道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实现新闻报道精准推送,增强了传播效果,微博微信发稿量和点击率创新高。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在所属网站、微信平台、手机APP形成全方位新媒体宣传格局,并在央视移动新闻网平台同步即时播出。藏语广播电视、新媒体宣传协同发力。启用安多卫视通联远程平台,全国藏语安多方言区新闻宣传融通融合的局面正在形成。青海广电IPTV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已初步形成规模用户群。截至到2016年底,IPTV用户接近25万户,成为智慧电视产业发展的新兴增长点。

  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建立“养团不养人”服务新模式。鼓励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艺人、文化艺术爱好者组建民营文化艺术团队,文化部门保证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投入,团队收入通过民间庙会、乡镇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采取“谁邀请,谁支付”的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形成了“闲暇季节排练、农忙干农活、务工季外出务工,有演出任务时随叫随到”团队服务模式。县农民秦腔业余剧团开启“养团不养人”工作模式,每年由县文化馆组织开展四次集中培训,统一安排演出,农民团队不仅接地气,演出内容也受大众喜爱,剧团还将演出延伸到省内其他地区和乡镇。目前,剧团演员年人均演出收入基本达到7000元至8000元,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带来了可观收入。

  几年来,改革筹划化作鲜活图景。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成果,雄辩地证明只有抓住体制创新这一关键,不僵化、不停滞、不懈怠,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革创新无止境

  文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在体制和机制,最终出路在改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文化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呈现出稳中有、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是,我省文化领域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的状况仍然存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基本的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晚、见效慢、规模小、效益差的初级阶段。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的短板。”

  省文改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统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等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继续实施好文化精准扶贫工程,全力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将充分挖掘我省特色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强做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作用,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扩大规模、提档升级,积极鼓励和支持文化小微企业加快发展;要围绕“互联网+”和“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与金融、旅游、体育、信息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以今年的文化旅游节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模式;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带投入,以投入促发展。

  继续推进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推动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建立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省演艺集团等文化企业的改革步伐,推动提档升级、激发活力。继续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按照媒体融合的新理念和宣传媒介“内容为王”的新要求,统筹考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各自优势,融合文、图、音视频、超级链接、可视化动态数据等内容,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重点围绕“中央厨房”式的融媒体中心建设要求,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建立适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造融合报道的“全媒体”,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青海故事、传播好青海声音……

  宏伟的文化发展画卷正在铺展,文化繁荣的精彩华章已经奏响。我们相信,具有西部气派、青海特色的文化繁荣风景线将会更加亮丽。(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