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民生工程

一项项“里子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

来源: 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 2019-11-05 09:40    编辑: 马秀         

  污水进、清水出,目前西宁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5.69%,高效的污水处理,让注入母亲河湟水河的,不再是浑浊污水,而是一汩汩清流。

  再生水生产实现从无到有,再生水供水能力达到7.5万吨/日,被应用到工业生产、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

  小财政办大民生,近五年来,相继投资约20亿元,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新建改造污水、雨水和中水管网,高度重视城市的“里子”建设,让母亲河焕发青春、让城市面貌更美丽、让市民生活更舒畅。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实施“河湖清”建设行动三年来,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一幅“青山绿水美如画”的绿色发展美好图景,正在西宁大地铺展。

  西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两个绝对”为标准,以“两个绝对”具体化为载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克难奋进,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幸福西宁成长坐标,充分认识城市治污基础设施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城市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服务能力,为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提供持续动力。

  斥资20亿  污水处理能力大提升

  “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城市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西宁全力以赴。

  加强设施建设:先利其器

  重拳出击,集中力量,进一步提升我市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率,以排污口整治、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等为突破口,全力加大城市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五年来,我市相继投资约20亿元,先后建成投运了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及四污、五污配套再生水厂,通过倒排工期、统筹谋划、24小时施工等措施,攻坚克难,利用一年时间,建成四污扩能和六污工程;新建改造污水管网350公里、雨水管网90公里、中水管网43公里,同时增配城市排水管网养护专业设备,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将排水管网养护范围由主城区向园区拓展至目前的1315公里。

  提升治理能力:提标改造

  统筹制定二污污水分流工作方案,2019年9月28日顺利关停二污,处理水量全部调配至第三、第六污水处理厂处理;编制的一污升级改造工程可研报告已批复,正在开展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实施,通过工程措施有效解决一污总氮超标问题,进一步改善湟水河水质。

  根据《青海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实施西宁市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提升项目,通过新增和改造进厂管网、雨污分流、新建提升泵站等措施,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确保设施稳定运行;积极开展城区各污水厂调研工作,编制“一厂一策”水质提升实施方案,通过对现有设备升级改造、新增深度处理设备等措施,逐步将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标准提升至准Ⅳ类水排放标准(重点污染因子参照Ⅳ类水标准)。先期启动五污水质提升工作,目前项目可研已批复,正在开展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实施。

  建设力度加大,服务能力提升,使得我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大幅加强,目前已达到39.75万吨/日,再生水供水能力达到7.5万吨/日,城区污水处理率由2016年的83.32%提高到目前的95.69%,污水尾水再生水回用率由6.42%提高到目前的13.71%。

  疏堵结合  确保输水大动脉畅通无阻

  全长16.3公里的排水箱涵是我市城区的排水大动脉。每天,来自附近的生活污水,通过箱涵送往污水处理厂,最终经第一、第三、第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流入湟水河。

  承担我市城市排水大动脉的排水箱涵工程于2014年底建成投运,输水能力近70万吨。但由于城区老旧排水管网存在着雨污合流及部分渠道水、地下水等接入城市排水系统,导致箱涵雨天出现溢流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加大摸排力度,加快雨污分流工作减少雨水、渠道水进入箱涵量。

  湟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冬季枯水期,我们的同志不时进入箱涵排查。他们冒着严寒,在箱涵内部严重缺氧、沼气弥漫、能见度较低等恶劣环境下,带着氧气面罩、专用设备及仪器,进入箱涵对渠水、地下水、雨水、雨污合流管等问题进行详细摸排,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视频影像留底,内部标记后进行集中梳理。在箱涵里他们趟过到大腿根的水流,艰难工作着,这是我们湟投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根据排查出的箱涵和管网问题,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解决问题。”

  首先,对海湖桥至团结桥箱涵外部进行排查整改,对发现的解放渠、瓦窑沟渠道退水以及裸鲤养殖中心养殖用水、瑞景河畔小区游泳池等外排水源进行分流改造。同步对箱涵内部进行排查整改,对发现的箱涵伸缩缝渗水等问题进行封堵整改;修复及新增箱涵沿线检查井40处,修复原有箱涵掩埋通气孔30处;箱涵内部接入管道改造49根。

  新增河道13处雨水排出口;修复及新建海湖桥下、南川河、报社桥、火车站、拥军巷、团结桥箱涵阀门及地面检查口6处,南川河开孔及检查口恢复5处。加快城市排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疏通改造,建成四污扩能项目配套提升泵站,将西钢渡槽污水分流提升至四污(扩能)进行处理;疏通五污进厂管网,启用生物园区泵房,将生物园区天津路以北污水分流至五污进行处理;完成东川提升泵站污水管网改造,将污水分流至东川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共计改造管网2431米。多措并举,减少沟渠、地下水、泉水等进入箱涵。

  细致排查  推进雨污水分流改造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要检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场暴雨就够了。”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监测,今年以来我省大部降水日数、降水量明显偏多,分别创近23年、45年以来的最多值,降水量明显增多,城区多处路段积水,考验着我们城市的排水设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显露出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针对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时间长、标准低、设施不完善、私接乱排及雨污水合流等突出问题,2017年制定并印发了《西宁市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实施方案》,利用三年时间对排查出的47.6公里、55条路段的雨污合流管网实施改造。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共完成44条道路管网改造,长度37.8公里。

  同时,编制《西宁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有效提高管网建设的前瞻性和质量标准;在排水管网系统中设置液位、流量、水质等监测仪器,建立智慧排水信息平台,全面提升科学调度、应急处置和防汛抢险能力;对排查出的其他路段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改造,相继实施了城区排水(雨水)管网建设项目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共计划改造管网68公里,目前,通过疏通、改造措施,已完成管网40公里。下一步将继续梳理城区雨污管网合流问题,加快改造进度。

  “我们的排查从城市主次干管向企事业单位和小区延伸,目前累计排查排水管网74处、企事业单位342家,为后期进一步实施的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湟投公司工作人员说。

  排水设施需要建设,更需要维护,为了保障城市排水管网的安全、通畅,加班加点对排水工人们来说是常态。

  “为了不影响市民出行,我们都是晚上施工。”

  “我们需要晚上施工,妻子是护士,她也倒班,施工季我们俩有时一周只能见上一两次面。”

  因为责任,湟投人选择了坚守,他们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