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达3700余只,是保护初期的12倍;水鸟种群数量达到约60.6万余只;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12.7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9倍。水鸟整体种群数量及水环境重要指标保持稳定。”11月21日,记者从“‘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湖生物多样性实现“三个增量、两个稳定”,“十四五”期间青海湖生态保护成效日益显现,高原湖泊魅力更加彰显。
“十四五”期间,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湿地面积持续增加,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扩大,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更趋平衡。
累计投入3.3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修复、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等生态项目,监测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具有青海湖特色的“四固定、三统一”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常态化落实巡湖巡河巡草巡点“四巡”机制,防范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综合运用传感监测、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建立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实现重点野生动物和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