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百姓大食堂的厨房比自家还干净!每天两荤两素一汤热乎上桌,我再也不用为做饭犯愁,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是暖到心坎里了!”家住西宁市城北区朝阳街道山川小区的李云芳端着刚从食堂取来的饭菜,逢人便夸赞社区的贴心服务。如今,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朝阳街道山川社区随处可见。
朝阳街道山川社区将“家”的温情深度融入阵地建设,依托山川小区深厚的“三线”建设历史底蕴,聚力打造的“新川・零里亲”党群服务中心,并将其打造成城北区“三线建设”教育基地研学延伸点,通过“三线”老党员走上讲台讲党课、国防教育实物直观展示,打破传统红色教育的封闭模式。同时,山川社区建立“新川・零里亲”党建主题品牌,以“共享”为核心整合各类资源,将闲置老楼改造为集服务、活动、学习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墙面悬挂的“三线”建设老照片、室内贴心配置的便民设施,处处传递着“家”的温馨,让居民走进中心就如同回到温暖的“大家庭”。
打造百姓大食堂,每日推出4款荤素搭配菜品,日均服务超100人次;对5户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专门提供定时上门送餐服务;联合物业公司打造“聚生活”App智慧平台,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75岁以上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一键呼叫”设备,配套建立“网格员+志愿者+家属”三方联动机制,落实“早看窗帘晚看灯”日常关怀……一件件看似微小的民生实事,却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社区居民的生活。
前不久,山川社区和祁连路派出所联合开展入户走访时,发现山水阳光公租房中一户流动人口的女儿患有相关疾病,同时无户籍、无残疾证、无医保。了解到情况后,社区帮助其办理户籍落户、残疾证,并成功向城北区民政局申请将其纳入低保。
社区深入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主动对接6家“两企三新”组织与5名“组团式”下沉干部,并建成“新川”社区资源库,推动11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同时依托“网格+N”队伍,收集群众诉求,解决水管改造、绿化提升等民生实事,切实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此外,社区还构建起“党支部—网格—微管家”的组织体系,依托每月议事平台及“四元四色”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高效解决水管维修、充电桩安装等民生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目标,逐步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朝阳街道山川社区主任杨启艳说:“下一步,我们会根据居民需求不断优化服务,让老小区始终有新活力,让‘三线’建设者们的晚年生活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