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省林草局】青海省吸纳近4万名农牧民参与重点生态工程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发布时间:2025-11-08 10:56    编辑:张丽娟         

  11月5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今年实施的三江源地区、柴达木盆地等重点区域的生态工程吸纳近4万名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3亿余元。

  “三北”工程启动实施40多年,青海相继完成五期建设任务。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青海以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重点,对全省“三北”工程六期目标任务、总体布局、重点项目、支撑政策等进行系统谋划。特别是2023年“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以来,从工程筹备、实施到后期管护,构建了全链条增收机制,推行产业富民与以工代赈政策,让群众既能参与生态建设,又能共享治理成果。

  建立常态化用工机制,根据各地年度“三北”工程建设规模,提前梳理用工需求,通过用工平台向全省各地及周边农牧民发布用工信息,并针对群众技能短板,联合施工企业开展实操培训,快速适配岗位。推广产业融合模式,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结合不同区域生态特点,探索“生态治理+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在柴达木、共和盆地等适宜区域,规模化种植沙棘、白刺、肉苁蓉等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作物。目前已形成林草种苗培育、饲草种植、沙棘果加工、中藏药材销售等产业链,当地群众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等方式分享产业红利。同时,持续完善后期管护增收体系,优先聘请当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草管员,负责植被巡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还通过政策引导,支持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参与工程后续的种苗供应、技术服务等环节,让群众从“短期务工”转向“长期经营”,持续提升收入水平。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