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海东市】青海海东市:源头护清流 产业绿生金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韩丽萍    发布时间:2025-11-05 07:19    编辑:管理员         
牦牛养殖基地。循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深秋,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黄河岸边,远处的山峦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盈的“绿纱”。山脚下,黄河水悠悠流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木栈道上,许多游客带着家人游览,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快站好,这边风景好,给你拍张美照。”

  循化县位于黄河上游,也是青海境内清澈黄河的末端,是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一环。依靠黄河生活的循化人,牢记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以“源头责任”为使命,通过系统性治理和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行的特色路径。

  “水上的问题岸上治”。过去,垃圾顺河漂、每逢下雨污水横流,黄河流域生态受损严重,黄河水日渐浑浊。如今污水、垃圾有了“去处”,支流流域生态逐渐恢复,补齐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短板,黄河水恢复往日清澈,为下游送去一河清水。

  “2015年这座污水处理厂刚建成时,日处理能力仅0.5万吨。随着县城发展,污水量激增,处理设备长期超负荷,雨季还会出现污水溢流。”循化县县委书记曹良泰指着已经升级扩容后的污水处理厂说。经过两次升级和扩容改造,循化县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达2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达94%以上。

阿拉仙境生态露营基地。循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循化县共有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显著提升。154个行政村污水管网覆盖率达36.45%,农村污水处理站13座,日处理污水可达1730吨。曹良泰表示,过去“污水横流”的情况绝不能重演,我们要确保每一滴进入黄河的水,都达到甚至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总投资9070万元的黄河上游循化段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工程也正在逐步推进。循化县6个垃圾填埋场每天处理100吨生活垃圾,有效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题。街子河河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增强,原本浑浊的河水逐渐清澈,正逐步恢复往日生机。黄河两岸8533.33公顷人工造林,为黄河流域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

  生态优先,并不意味着放弃发展。循化县充分发挥黄河上游生态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构建“山上牛羊、水中鱼虾、地上林草”的立体化生态经济格局。

  凭借66666.67公顷天然草场,循化县打造海东西部万头只牦牛、藏羊集群带建设,集约化养殖绿色有机牦牛、藏羊,辐射带动岗察藏族乡在内的4个乡镇养殖10万头牦牛、20万只藏羊。

  岗察藏族乡的牧民仁青东知向记者透露,过去自家饲养牦牛和藏羊时,由于缺乏销路,牲畜往往难以卖出理想价格。“加入合作社以后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还能卖个好价钱,去年我们的牦牛肉卖到了一斤45元。今年年初还有1000元的分红呢!”

阿拉仙境生态露营基地。循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强化黄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循化县着力打造“阿拉仙境生态露营基地”“阿西合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一系列农旅融合项目,涵盖休闲露营、餐饮服务、田园采摘等多种功能,成效显著,旅游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达2000人次,有效辐射并带动周边6个自然村的居民就业,助力30余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和增收。

  在阿拉仙境生态露营基地,工作人员韩有海说:“以前在外面开拉面馆,北京、重庆、西宁跑了个遍,现在在家门口轻轻松松就把钱挣了,还能陪着父母孩子。”

  依托黄河流域资源优势,循化县成功举办15场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备受瞩目的抢渡黄河挑战赛在循化举办。同时,大力推广大力加山高山杜鹃、波浪滩露营地、黄河南看台休闲区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点,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3亿元。

  生态底色更绿,发展成色更足,循化县不断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好循化乐章,让黄河成为造福各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