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在青海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卫生健康专场上,青海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爱萍介绍,全省从五方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增强保障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保障功能不断增强。青海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稳定运行。2025年为50.26万名农村低收入人口资助参保1.05亿元,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低收入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超80%,惠及15.86万人次,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底线。
医药管理提质增效。2025年医保目录含3219种药,增补60种地方民族药;率先优化藏蒙医院制剂医保目录,收录531种3200个制剂。将9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已为4942人次支付643.03万元,缓解群众生育困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前完成阶段性任务。
价采红利加速释放。累计集采药品1202种、耗材127类,平均降价超55%,牵头组建涉藏地区藏药采购联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累计调整3675项,涉及资金12.61亿元,医药价格治理获全国表扬,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十四五”期间,青海通过多种方式打击欺诈骗保,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3579家次,查处8231家次,解除或暂停医保协议1049家次,追回违规基金5.07亿元,有效维护基金安全。
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现16项医保高频事项“全省通办”,打造“15 分钟服务圈”;生育津贴发放周期缩短至8个工作日,直接发放至个人。医保码激活超600万人次,“刷脸”结算基本全覆盖且使用率全国最高,还上线医保APP和医保码藏语版,方便藏族群众;制定民族医疗机构制剂医保追溯码管理办法,保障后续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