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满重阳。实习记者 张富昭 通讯员 李婷 摄
深秋的西宁,北山层林尽染,湟水河波光粼粼。10月28日下午,坐落在北山脚下、湟水河北岸的路家庄村广场上,“情暖金秋 爱在重阳”主题活动温情启幕。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阵清脆的童声从舞台传来,城东区第二幼儿园师幼们带来诗朗诵《最美是重阳》,孩子们稚嫩而认真的声音,像一股暖流,淌进老人心田。坐在前排的李生秀老人注视着舞台,脸上露出温馨的笑容。
紧接着,城东区文化馆创排的方言情景剧《清廉榜样在身边》开演,演员们用地道的青海方言,讲述着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廉洁故事。幽默诙谐的表演引得台下笑声不断,“这才是我们老百姓爱看的戏!”一位大爷兴奋地拍着大腿,“说的都是咱们身边的事,听得懂,也爱听!”
此次活动以重阳节为契机,不仅注重文化滋养,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着力于服务惠民,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暖至人心。
在广场东侧的“银发触网加油站”区域,75岁的芦占高正在咨询居民养老金年度认证的网上操作流程。“闺女,这个刷脸认证我总是弄不好,能再教教我吗?”芦占高掏出智能手机,略显笨拙地操作着。工作人员耐心地接过手机,一步一步地演示操作步骤。“年纪大了,这些新东西学得慢。”芦占高不好意思地笑了,“孩子们都在州县工作,不想总麻烦他们。学会了这个,我在家就能认证,多好!”看着手机屏幕上“认证成功”的字样,芦大爷长舒一口气,笑容如孩童般灿烂。
在韵家口镇卫生院的义诊区域,67岁的崔生花刚刚测量完血压,仔细咨询老年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大夫,我血压一直不太稳,平时吃东西要注意什么?”崔阿姨关切地询问。医生一边记录测量结果,一边温和地回答注意事项。“老了,身上到处是毛病。”崔阿姨轻声叹息,随即又笑了,“不过现在政策好啊,在家门口就能看医生,还有人陪着说说话,心里暖和。”义诊台前,老人们排起长队,医护人员不仅为他们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还耐心解答各种健康问题。
在旧书置换区,老人们拿着自己收藏的旧书,互相交换,交流阅读心得。许发花拿着刚换来的《青海民间故事集》爱不释手地说:“年轻时没机会读太多书,现在有时间了,得多看看。”
时至黄昏,活动接近尾声,但老人们意犹未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天。“你们下次还要来啊!”一位老人朝着文化馆的演员说道,这简单而真挚的话语,道出所有老人的心声。
活动承办方西宁市城东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李婷介绍,这个特殊的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着许多搬迁农民,他们离开世代耕种的土地,搬进楼房,在花甲之年努力适应着城市生活的节奏,举办这次活动就是想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开开心心度过重阳节。
北山静静矗立,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变迁;湟水河缓缓流淌,诉说着岁月里不变的温情。在这个特别的重阳节,路家庄村的老人们收获的不仅是服务与欢乐,更是被珍视、被尊重的温暖。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