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标题头条

高原聚友 “丝路”同行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代表团访青见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乔 欣 刘 祎    发布时间:2025-10-24 07:07    编辑:管理员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金秋十月的青海,高原披彩、河湖映蓝。

  正值收获季节,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代表团一行11人于10月20日至22日踏上青海大地,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的考察交流之旅。

  从省会西宁的现代医疗与数字基建,到海东市的特色产业与现代农业,再到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生态渔业与高原圣境……代表团用脚步丈量青海发展的脉动,用交流凝聚合作共赢的共识,为促进两省州友好关系发展、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活力。

了解青海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情况。乔欣 刘祎 摄

  科技赋能:见证高原创新实力

  10月21日清晨,代表团的身影首先出现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教室。中心大屏上,人工智能系统正快速处理着海量医学影像,精准标注可疑病灶,整个过程仅需数分钟。“这在传统诊断中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更久。”医院工作人员的讲解让代表团成员频频点头。

  阿拉木图州卫生局局长苏列伊梅诺夫·叶尔然仔细询问着技术细节,在了解到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和癌症早期筛查等,大幅提升诊疗效率后,他由衷赞叹:“医院体量大、设备先进,人工智能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迫切希望更进一步学习这项技术,同时期待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加强与中国的研究合作,这次访问才刚刚开始,收获就已远超预期。”

  离开医院,代表团驱车前往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巨大的显示屏上,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各类清洁能源的发电数据与算力负荷需求动态匹配,构成一幅“源网荷储算”协同运转的生动图景。工作人员介绍,坐拥“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禀赋,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94.6%,绿电发电量占比89%,两项指标均高居全国首位。

  “青海的清洁能源潜力令人震撼,调度中心的智能化水平更是超出想象。”代表团成员一边记录一边交流,对青海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动能的实践表示高度认可。

  “这样的先进理念、创新实践,以及绿色算力产业与清洁能源的深度融合,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也看到了未来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阿拉木图州副州长巴基图雷·巴克特努尔告诉记者。

品尝冰鲜三文鱼。乔欣 刘祎 摄

  产业互鉴:探寻合作共赢路径

  正午时分,代表团抵达海东市,直奔青海威思顿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淀粉生产车间,现代化流水线正将一颗颗马铃薯转化为淀粉、粉条等系列产品,精深加工让寻常作物实现价值倍增。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种植基地+加工企业+销售网络”的模式,公司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国内外。

  巴基图雷·巴克特努尔俯身查看马铃薯品种展示,不时询问种植技术等细节问题。“阿拉木图州的自然条件与青海相似,马铃薯也是当地主要作物,但在品种改良和深加工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他明确表示,回国后将进行技术论证,如果可行,希望引进青海的优良马铃薯品种、田间管理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时学习深加工经验,通过技术合作提高本地作物产量与附加值。

  阿拉木图地区发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伊萨科夫·阿克卓尔对此深表认同:“农业是两国合作最具前景的方向之一。我们对马铃薯深加工和大棚种植项目高度关注,计划在学习青海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在哈萨克斯坦落地类似合作项目,让青海经验在阿拉木图州结出硕果。”双方当即就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合作细节展开初步磋商。

  在青绣产业基地,五彩丝线在绣娘手中流转,化为一幅幅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美感的刺绣作品。代表团成员驻足观赏,对青海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赞不绝口。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设计研发、市场开拓,还是技艺传承和品牌打造,青绣产业的发展路径都为阿拉木图州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后到访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更是让代表团看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智能温室里,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供给作物营养;数字平台上,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实时可查。巴基图雷·巴克特努尔表示,阿拉木图州正计划引入中国数字农业技术,而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蓝图”。

  生态为“桥”:共话绿色发展未来

  10月22日清晨,代表团驱车前往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目的地是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三文鱼养殖基地。在很多人印象中,三文鱼与深海紧密相连,但在青海,充满科技感的现代三文鱼,正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着生态奇迹。

  公司负责人介绍,龙羊峡养殖的三文鱼年产量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2024年出口额占比是国产三文鱼的97%。其产品已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就包括哈萨克斯坦。

  “我们在本国市场早就见过青海龙羊峡三文鱼,今天终于了解了它从成长到上市的完整故事。”阿拉木图州州长办公室副主任铁梅诺夫·艾巴尔现场品尝后连连称赞,“味道非常鲜美!通过参观,我们看到了企业的雄厚实力,相信双方在渔业养殖、产品加工、市场拓展等领域一定能进一步深化合作。”

  在青最后一站,代表团前往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湛蓝的湖水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渐次披上金毯的草原上,候鸟翩跹。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生态保护成果和美丽景观让代表团成员深受触动。

  “青海对生态环境的珍视和保护,与阿拉木图州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随团负责摄影工作的努尔苏丹诺夫·詹波拉特不停按下快门,“这两天看到了青海的科技创新、产业兴旺,更感受到了这里的生态之美和发展智慧,这样的交流太有意义了,我已经开始期待下次再来!”

  三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从现代科技到特色产业,从农业创新到生态保护,青海的发展实践让代表团成员目不暇接、感触颇深。

  志合不以山海为远,道同方能携手共行。巴基图雷·巴克特努尔在行程尾声表示,此次青海之行,不仅看到了青海的发展成果,更找到了阿拉木图州与青海合作的契合点。“医疗技术、清洁能源、农业合作、生态保护……我们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代表团成员一致表示,将更加积极推动双方后续对接,把考察中达成的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相信青海与阿拉木图州的携手之路必将在“双向奔赴”的友好氛围中越走越宽。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