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青春扎根乡土 实干点亮乡村
——记海北州门源县西滩乡东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庆生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晶    发布时间:2025-10-12 07:17    编辑:管理员         
1王庆生(右二)为参观人员讲解村史。本人供图

  “2023年村里修起了老年人幸福食堂……”9月16日,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东山村村史馆内,党支部书记王庆生正给孩子们讲述村庄的故事。

  馆内村史村情、组织沿革、发展大事记等内容脉络清晰,老式木制风车在展台上静静伫立;墙上泛黄的照片里,先辈们扛着农具开垦的身影依然清晰。“这一方空间,把老一辈的奋斗、村庄的蜕变收了进来,让后人能触摸历史、记住根脉,明白如今的好日子从哪儿来、该往哪儿去。”王庆生说。

  2023年8月,靠着门源县委组织部5万元资金支持,王庆生启动了村史馆建设。那段时间,他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书记,一边收集散落在各家的老物件,一边梳理村史脉络,让村庄的过往慢慢变得清晰可感。

  今年28岁的王庆生,在村里上岗快5年了。2020年,他从四川一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揣着对家乡的牵挂回到门源县,盘算着做农副产品加工。创业的想法刚冒出来,王庆生就接到了时任东山村党支部书记王进寿的电话:“庆生啊,这两年村里正铆着劲搞乡村振兴,就盼着你们年轻人回来挑担子!你在外头见过世面,脑子活、有想法,回来给咱村出出主意,咱一起把日子往富里奔!”王进寿嗓门洪亮,带着股子热乎劲儿。

  就这样,王庆生走进了村委会办公室。“那时候心里头确实没底,挺迷茫的。刚从学校回来,对村里的大小事完全摸不着头绪,真不知道自己回村能做些啥。”王庆生笑着说:“我就先以临聘人员的身份当起了文员,日常工作无非是给村民写写证明、打印文件,处理些家长里短的琐事。”

  “书记,我们家供着两个大学生,想申请个低保;书记,这草场到底归谁,您给评评理……”这样的声音总在村委会响起。看着王进寿为了大伙儿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王庆生只觉得胸口那片地方慢慢热了起来。一种想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做点事的念头,像春芽似的冒了出来。“那时,我突然明白在村里上班,不是盯着报表算数字,而是要弯腰帮村民解开生活里的一个个疙瘩。”王庆生说。

  9月秋收忙,王庆生处理完手头的琐事,就往地里跑。“李叔,今年这青稞亩产比去年能多多少?”“婶子,咱家那几亩油菜,打算自己留着还是卖了?”谁家想搞养殖缺技术,谁家的年轻人在外打工惦记着家里……不知不觉间,村里的情况就像摊开的账本,在他心里清清楚楚。

  2021年1月,换届选举中,王庆生高票当选东山村团支部书记。在任期间,他建立微信交流群,把20多个在外读书的大学生拉了进来。除了日常寒暄,还常把国家鼓励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策发到群里,附上自己精心整理的解读文档,将政策条文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能享啥实惠”“咋申请”,清晰明了。年轻人看了都说:“庆生哥整理的东西,一眼就懂,感觉回家干事心里更有底了。”

  初夏,连片的青稞田绿得晃眼。王庆生蹲在田埂上,指尖捻起一粒饱满的青稞,望着这片养育了祖辈的土地,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咱这好东西,得让外面更多人知道。”

  说干就干,凭借大学时参与农产品加工创业项目的经验,王庆生心里渐渐有了方向。他先从网上筛选出匹配的企业,沟通好后,揣上一沓厚厚的项目资料,带着青稞和蕨麻前往福建等地。那些日子,他白天扎进食品企业的车间里盯工艺、学技术,晚上就对着产品手册记要点、做笔记。大半年的时间里,他自费六七万元,从筛选优质原材料到反复试验做产品,再到打磨包装设计,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快了,我们的青稞产品就快出来了!”看着逐渐成形的产品,王庆生眼里亮着光。

  2022年,王庆生带着加工好的青稞代餐粉、青稞咖啡等产品,先在门源县城及省内一些超市售卖,又带着它们参加“海北优品进山东”“青洽会”等展会。看着产品销售情况不错,他便和村“两委”商议,向县里申请青稞深加工项目,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助力村民致富。

  2024年6月,王庆生任东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同年12月又接过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职位的跃升,是村民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投资280万元、占地约0.5公顷的青稞深加工项目车间,在门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拔地而起,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青稞饼干、蕨麻罐头……有了这个车间,咱村的青稞、蕨麻这些‘土宝贝’身价就能往上提一大截了。”王庆生站在工地旁,眼里闪着光,“8月底一竣工,就能给东山村带来十几个就业岗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从田间地头的“新手”到乡村治理的“能手”,王庆生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在他的带领下,东山村正以“共富”党建品牌为引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现在村里的大学生一放假回来,我就张罗着开座谈会,听听大家对村子未来发展的想法和期望。村子要往前奔,得把年轻人的心拢回来,为咱村发展储备点‘新鲜血液’。”王庆生说。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