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路面随意丢弃的垃圾少多了,街道上的垃圾箱不再是‘摆设’,通过统一清理收运,各类垃圾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了。”9月22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环城西路上,正在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
自全域无垃圾治理开展以来,果洛州通过多元化资金投入和多部门资源整合,垃圾收运能力大幅增强,并形成以简易填埋为主、焚烧和高温裂解为辅的多元化处理格局,10个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能力达136.28吨。久治、班玛、玛沁、达日四县已启用第二垃圾填埋场,建成21个乡镇填埋场,布局23个乡村小型焚烧和8个高温裂解设施,玛沁县率先建成餐厨废料消纳设施。4个建筑垃圾再利用消纳场稳步运转,甘德县引进企业采用粉碎制砖工艺,日处理能力100吨。玛多县投资600万元建成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通过分拣粉碎生产砖块、道牙石等建材。达日县引进企业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拣破碎后制作空心砖、彩砖。班玛、久治两县设立专用堆放点规范管理。玛沁县引进消纳场并完成资源化利用设施采购与厂区建设,新增日处理能力600吨。
同时,构建覆盖118家医疗机构的收集处置闭环体系,借助青海省工业固体废物物联网大数据系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通过扩容改造,多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排放标准均得到提升,截至2024年底,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1.94%,建成区无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