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家住黄河源】好山好水种好菜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多钧 才贡加 潘昊 杨红霞 张富昭    发布时间:2025-10-06 07:19    编辑:管理员         

俯瞰拉加镇。

陶达德采摘西红柿。

  “您瞧,那边大番茄是做菜用的,生吃没啥味儿。真正好吃的还得是这边的小番茄——咖啡味、巧克力味、草莓味……学生们可爱吃了!”

  技术员陶达德从一排近一人高的番茄架旁转过身来,手里捧着几颗红得发亮的小番茄,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棚顶的阳光透过薄膜洒下,把他晒得黝黑的脸映得发亮。

  “今年我们尝试不放一点肥料,纯粹引黄河水灌溉,没想到蔬菜一茬接一茬地长,根本摘不完。真是没想到,这地这么‘争气’!”陶达德笑着说。

  深秋的一场雨后,次日清晨,天空逐渐放晴,红色的山脊上环绕着白云,山腰处是绿得通透的天然林。车子驶近拉加镇黄河谷地时,一道碧绿的S形水湾跃入眼帘——黄河在这里放缓了脚步,温柔地环抱这片肥沃的土地。

  玛沁县拉加镇生态体验区就安卧在这道臂弯之中。借助上海援建和西宁对口帮扶的力量,赛什托村高原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在这儿落了脚。虽然2021年就已建成,但之前交给第三方公司运营,没两年就停了。后来村里接手,效益还是没见起色。

  “我们这儿是牧区,老百姓放牛放羊是一把好手,可种菜……真有点难为人。”拉加镇武装部部长赵晶蕾坦言。

  转机发生在2025年,陶达德所在的公司承包了基地。种了十五年菜的他,起初心里也直打鼓:“这么高的海拔,菜能长好吗?”于是他们决定第一年先不施肥,试试土地的“本色”。没想到,黄河边的土壤格外肥沃,加上黄河水灌溉,蔬菜长得特别水灵。

  漫步在蔬菜种植基地,15座温室大棚依次排开,黄瓜、辣椒、西红柿挂满枝头,正是收获的好时节。走进蔬菜种植的温室大棚,寒意顿时被隔绝在外,大棚里暖意融融,湿润的泥土气息混着蔬菜叶片的清香扑面而来。头茬草莓收完之后的地也没闲着,小油菜、上海青长得绿油油的,很快又能上桌了。

  大棚外面的空地上,还种着水果玉米。陶达德随手掰下一穗,剥开看了看:“今年初才承包的基地,拾掇一下,蔬菜种植快到五月份了,尤其是玉米,种得更晚,今年估计熟不了啦,到时候送给周围老乡喂牛羊也挺好。”边走边说,来到了土豆地,他随手拔起一株,底下竟挂着四五个拳头大小的新土豆。“明天还得送一批到县里去,都是订好的。”

  陶达德掏出手机,给我们看他的几个微信群。里面都是玛沁县的居民和菜铺老板。每周三、周六他都会按照群里的接龙订单,头天晚上新鲜采摘,第二天送货上门。

  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销售渠道”——直接来采摘的人。“每周五下午开始,这儿可热闹了!下班回家和周末放假时,人们都爱来这儿自己摘点。这几周每周末都得有上百人。为啥?咱们的菜品质好呗!”

  除了蔬菜种植,基地内还有四个“太空舱”和三个阳光餐厅。陶达德计划明年试种西瓜,一步步把这里打造成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高原农业观光点。

  好山好水种好菜,如今这小小的“菜园子”,正慢慢变成高原牧民离不开的“菜篮子”,也为周围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黄河水润,高原绿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摄影: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 杨红霞 潘昊 实习记者 张富昭)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