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青海省加快提升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水平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菲菲 马应良    发布时间:2025-10-06 07:19    编辑:管理员         

  9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气象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气象局围绕高质效保安全、助发展、促治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气象保障服务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有力有效,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加快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省政府出台《青海省以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青海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不断健全。政府令发布《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办法》,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2662个,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加强。主动融入地方防灾减灾救灾指挥决策全链条、全过程,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更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气象信息决策支撑。

  构建适应气候变化、服务“双碳”目标、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新格局。深入推进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成立青海省生态气象中心和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生态气象分中心。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支撑作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12363”青海模式在全国示范推广。成功举办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建站30周年暨青藏高原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交流会,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有效提升瓦里关大气本底站全球影响力。

  强化产业“四地”建设气象服务,开发盐湖矿区专业服务系统,为矿区生产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实施“风能太阳能发电精细化气象服务示范计划”,开展风能太阳能电场选址、风光功率精细化预报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为能源部门防灾减灾和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撑。研发“青旅天气”智慧服务系统,建立26种天气旅游服务模型,打造基于环线旅游的青海天气品牌,气象服务已成为助力地方特色文旅发展的“隐形推手”。成立枸杞、油菜、青稞等3个省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与省农业农村厅开展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龙羊峡三文鱼”“西宁草莓”等入选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发布实施《气候品质评价—大樱桃》等13部地方标准,西宁市获“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称号,实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