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先锋力量】小油坊里的“幸福味道”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煜鹏 张玉善    发布时间:2025-09-30 06:54    编辑:管理员         

  秋日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沃野流金,村庄如画。走进林川乡峡门村,村头榨油坊的院子里,一股醇厚的菜油香随风弥漫,让人未进门先闻香。这香气,是村民最熟悉的“幸福味道”,也是村党支部书记祁全仁心中最牵挂的“致富香气”。

  六年前的峡门村,犹如被群山裹住的石子,村民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祁全仁当选村支书后,看着泥泞的土路、闲置的教学点,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一次党员大会上,他坚定地说:“得给乡亲们找条致富路!”

  为找项目,他带着党员干部跑遍周边村镇,却半个月都没找到突破口。一次去邻县走亲戚,祁全仁见到榨油坊前排起长队,本地菜籽油供不应求。祁全仁眼前一亮——峡门村家家户户种油菜,若能自办榨油坊,不仅能提升菜籽价值,还能让村民就近就业。

  说干就干。选址、购设备、学技术……党员干部们从早忙到晚。几个月后,榨油坊终于投产。开业那天,金黄的菜籽油从机器中缓缓流出,村民们围在一旁,脸上写满喜悦。

  可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没名气、没销路。祁全仁又带着党员干部跑市场,进县城超市、餐馆推销,还利用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宣传。他们坚持用本地优质菜籽,采用传统压榨工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渐渐地,“峡门村菜籽油”打出了口碑,周边村民送菜籽来加工,城里人开车上门采购。

  如今,榨油坊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近20名村民就业。峡门村泥泞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闲置教学点改成了榨油坊。村口老杨树下,村民们谈论的不再是“年轻人走了”,而是“今年菜籽能收多少”“能榨多少油”。更可喜的是,村党支部以此为契机,发展林下经济,百亩林地蘑菇产值近十万元,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夕阳映照下,榨油坊机器依旧运转,金黄的菜籽油在灯下泛着光泽。这小小油坊,不仅榨出了香喷喷的菜籽油,更“榨”出了峡门村的共富路,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村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