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黄南州】泽库县筑牢生态屏障 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菲    发布时间:2025-09-26 06:31    编辑:管理员         

  从推进河道治理、达标35项创建指标,到划定生态功能区、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以守护绿水青山的实际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绘就一幅草绿、水净、天蓝的生态画卷。

泽曲湿地成为黑颈鹤的栖息地。泽库县委宣传部供图

  泽曲湿地,96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

  当泽库县泽曲国家湿地公园被金秋染上浓韵时,水草愈发丰茂,蜿蜒的河流清澈见底,成群的鸥鹭舒展羽翼翩跹而过。这幅动人秋景的背后,正是泽库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步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的见证。

  泽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约15866.6公顷,有泽曲河及其支流30余条。泽曲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其水资源供给和涵养水源功能,对维持和保障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一区域曾因挖沙采石、过度放牧等因素的影响,湿地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泽库县将泽曲国家湿地公园区划分为生态保育、恢复重建、科普宣教、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以保护和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泽库县通过草地建植和鼠害治理等措施,重建湿地。当前,泽曲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景观资源丰富,园区有湿地野生动物96种。

泽库县绘就草绿、水净、天蓝的生态画卷。泽库县委宣传部供图

  蓝天更蓝 碧水更清 净土更稳

  泽库县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抓手,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在蓝天保卫战中,泽库县打出组合拳: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排查整治“小散乱污”企业,督促餐饮行业升级油污净化设施。经过3年攻坚,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98.3%攀升至99.7%。

  宁秀镇多确壳金矿重现绿意,麦秀镇垃圾填埋场“变废为景”,拉依沟金矿土壤重获生机,西卜沙乡垃圾填埋场焕新颜……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泽库县生态修复项目遍地开花,曾经的裸露矿坑、垃圾堆积点如今草木葱茏,成为生态治理的样板工程。

  水环境治理同样成效显著。泽库县对黄河流域隆务河岸线距离河床100米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细致排查,通过严格执法倒逼岸上污染治理,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填埋场修复等重点工程稳步实施。

  以实干绘就生态画卷 用坚守守护绿水青山

  为筑牢生态屏障,泽库县启动泽曲河道治理、多禾茂乡曲马日河道治理等工程。依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泽库县委托第三方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文本,35项创建指标均已达标。

  生态建设的推进,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引领。9月22日,泽库县委副书记、县长秦增多杰带队,深入县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调研,为生态保护工作把脉定向。

  秦增多杰对泽库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同时,他强调,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保持生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运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和力度。

  如今的泽库,正以聚焦生态保护、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为指引,在生态建设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当地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双管齐下,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耕地保护等制度,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泽曲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二期等重点项目落地、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实施、3万亩退化草原得到改良、5万亩山地实现封山育林,草原与森林的生态底色愈发浓郁。

  2022年11月18日,好消息传来——泽库县入围生态环境部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圆满完成创建任务。2023年7月17日,泽库再传捷报:以省内第一的优异排名,跻身省厅拟推荐申报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公示名单。同年,青海省有两个县被国家评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县,其中泽库县荣获“轻微变好”荣誉等级,被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发文表彰。

  眼下,泽库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速构建,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和泽曲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二期等工程有序实施,宁秀河防洪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泽曲、巴曲河断面监测显示,地表水质量优于Ⅲ类标准……一幅草绿、水净、天蓝的生态画卷,正在泽库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