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甜脆嫩!西宁荷兰豆俏销“北上广”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文月婷 周智昂    发布时间:2025-09-17 07:39    编辑:管理员         

  在中国它被称为荷兰豆,在荷兰它又被称为中国豆,这种常见蔬菜正在成为带动西宁市湟源县农民致富的“金豆豆”!

  九月,自湟源县巴燕乡出发,车辆沿蜿蜒山道穿行,最终抵达西岭台村,站在山顶高处远眺,梯田层叠如画,四周麦田已经泛起成片金黄,而山间的一抹翠绿却格外引人注目,成片的荷兰豆苗枝叶繁茂,累累豆荚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

  这片土地,已成为荷兰豆生长的天然沃土。荷兰豆走出高原,畅销北京、上海等地,荷兰豆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绿色黄金”。

  喜迎丰收 荷兰豆产销两旺

  5月中旬种下的荷兰豆,历经两个多月的生长,自7月底起,西岭台村连片种植的100亩荷兰豆迎来了今年的大丰收。连日来,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不停,湟源发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发祥告诉记者:“今年荷兰豆的产量非常不错,我们已经采摘了十三四茬,亩产能够达到1000到1500公斤!”9月11日,在他的带领下,周边十几名村民一大早又进入荷兰豆种植田里,开始了新一轮的紧张采摘。

  “今年荷兰豆行情最好时,收购价每斤能到七八块钱,一亩地的销售额差不多有一万元。”王发祥介绍道,每年七八月间,国内大部分地区正值高温,不适宜荷兰豆生长,而湟源县的荷兰豆却恰逢上市旺季,错峰销售不仅填补了市场空档,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季节优势。“我们的荷兰豆供不应求,每天刚摘下来的豆子,打包后立马就被冷链车运走。目前销售渠道比较稳定,大多经兰州中转,发往北京、上海、四川等地。”

  口感出众 冷凉孕育好品质

  在谈到湟源的荷兰豆为何备受外地消费者青睐时,王发祥手捧翠绿的豆荚,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我们这儿的荷兰豆不仅产量高,品质更是出色。你看这豆荚,颜色鲜绿、个头饱满均匀,最长的能达到13到15公分。吃起来口感清甜脆嫩、汁多味甜,而且病虫害少,几乎不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过去这里多种植饲草、土豆,收益比较有限,王发祥回忆道,“后来农业技术人员推广荷兰豆,结果一试种,效果果然好。”凭借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可观的特点,荷兰豆已成为种植的热门品类,经济价值显著。也正因为品质出众,湟源荷兰豆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采购,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明星蔬菜”。

  据了解,王发祥选择了“乐美1号”荷兰豆进行种植,该品种植株挺拔、长势旺盛,不仅品质优良,产量也显著高于普通品种。而这里出产的荷兰豆品质出众更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湟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年均气温3.0℃,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我们的种植基地还在山顶,气温比山下低,夏季最高也不超过24℃。”王发祥补充道,“这种‘双重冷凉’气候,加上肥沃的黑土地,特别适合荷兰豆生长。”略显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恰恰契合荷兰豆喜冷凉的特性,进一步滋养出了品质出众的荷兰豆。

  乡村振兴 铺就富民增收路

  “从7月底开始,我们每天都来摘荷兰豆,一天能挣110元左右。”采摘工王阿姨一边说,手上的活却没有停下,她的手指快速地在叶间穿梭,精准地掐下一枚枚符合标准的豆荚放入到身旁的塑料桶中,不一会儿,桶里就盛满了翠绿饱满的荷兰豆。

  西岭台村位于一座山顶上,但这里的农业经营却一点也不落后,湟源发祥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承包村内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荷兰豆、青稞和青饲料等种植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的荷兰豆已经闯出了名堂,不仅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拥有了固定收购商,还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冷凉蔬菜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生产、管理、采收等环节,产生了庞大的季节性用工需求。据统计,2025年湟源县冷凉蔬菜产业带动务工超过5.4万人次,为农民带来务工收入594万元。同时,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也使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地租收益,年内累计地租收入达980万元。

  产业兴旺 冷资源变热未来

  近年来,湟源县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目标,充分发挥高原冷凉气候优势,大力推进冷凉蔬菜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2025年,全县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3.65万亩,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种植基地,建成了2个万亩集中连片露地蔬菜种植带,分别位于日月乡、和平乡的青蒜苗产区,以及申中乡、巴燕乡的鲜食菜豆产区,此外,还建成2个千亩以上基地、7个百亩以上基地。”湟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黄莺介绍道。

  技术成为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2023年,发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该品类荷兰豆以来,湟源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微喷灌溉、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有效保障了荷兰豆的高品质与高产量。产业兴旺同时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2025年,湟源青蒜苗外销3.12万吨,占产量的65%;荷兰豆外销0.57万吨,占产量80%,产品远销北京、江苏、甘肃、陕西、上海等多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明年我们不仅要扩大荷兰豆的种植规模,还计划引进甜脆豆等新品种。”王发祥脸上满是对来年播种的期盼与信心,金秋的西岭台村,也正因这一颗颗饱满的豆荚,编织出了一条连接希望的绿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