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西宁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乐融融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二十九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徐顺凯    发布时间:2025-09-17 07:41    编辑:管理员         

  在湟源县城关镇城郊社区活动中心,正在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居民李大娘说:“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亲眼见证了社区的变化,现在不管哪个民族的邻居,见了面都像亲人一样”。

  “我们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社区党支部书记丁启明这样说。近年来,城郊社区创新打造“石榴籽家园”,推动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

  湟源县城关镇城郊社区居住着汉、回、藏、蒙、撒拉等多个民族,居民群众6635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党建引领、民生服务、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举措,社区逐步形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局面。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族居民都会聚在一起包粽子、做月饼,其乐融融。

  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教育与“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通过教育引导、政策宣讲、志愿服务、为民办实事以及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各族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物业联建”,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石榴籽家园”的建设,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新风尚。今年以来,在春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社区同物业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4次,开展民情恳谈会、物业联席会议6次、主题党日活动7次,共同参与解决社区居民反馈事项20余件。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让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社区党支部结合“十条措施”“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要求,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盯辖区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形成党支部书记牵头抓、分管委员具体抓,及时办理的责任体系,对辖区群众反映问题有效解决,社区积极协调以“群众自筹+服务专项经费”方式完成工程队家属院、红岩住宅居民楼道内上下水管网改造、盛旺花园小区侧门安装、红岩住宅楼室外加建楼梯项目等民生项目。为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林业小区安装“百姓说事——邻里共商”议事亭,打造基层治理阵地,让群众直接参与社区管理。年内解决了有诉必应、未诉先办事项50项,解决辖区群众民生难点问题,群众的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

  同时,充分运用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群众“呼叫”、网格“吹哨”、部门“响应”机制,充分发挥“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社区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作用,用心用情办理各类投诉纠纷调解。积极组织每月开展一次邻里话家常活动,讲自己的烦心事、揪心事。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作用,先后开展邻里话家常活动36次,调解处理矛盾纠纷17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避免了居民邻里矛盾的升级,不仅拉近社区干部与各族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还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发展营造了氛围。

  该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心”工作法,全力构建“思想传播+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工作模式,坚持党员打头阵建立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金、银、铜、铁”志愿者队伍,旨在宣传教育和实践整治相结合,切实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河道治理保护,优化人居环境。志愿者集中开展洁美家园活动,同时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制止不文明行为,并在各个小区巡逻、平安建设、维稳等工作中发挥先锋突击作用。累计开展环境整治32次,清理辖区内堆积物13车,参与志愿者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