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早上都要打好几个喷嚏,鼻子又酸又痒,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工作。”9月以来,市民何女士被鼻炎反复困扰,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秋季气温下降、空气干燥,加上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活跃,过敏性鼻炎进入高发期,不少市民出现鼻塞、鼻痒、流清涕等症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秋季过敏性鼻炎高发,伴有典型症状
“秋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但仔细观察能发现明显区别。”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生鲍靖介绍,秋季过敏性鼻炎主要发生在8月到10月,临床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睛痒等症状,且症状多在接触过敏原后突然发作,脱离过敏原后会逐渐缓解。
“最近耳鼻喉科门诊上,每天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是因过敏性鼻炎来就诊的。”鲍医生介绍道,从患病人群来看,秋季过敏性鼻炎患者覆盖各个年龄段,其中儿童、中青年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易“中招”,“今年的过敏性鼻炎较往年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合并有过敏性哮喘。”鲍医生特别提醒,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喘息,气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认清过敏性鼻炎,科学正确治疗
鲍医生指出了市民在秋季鼻炎防治中的常见误区,其中“将鼻炎误判为感冒”是最普遍的问题。“普通感冒除了鼻塞、流涕,还会伴随乏力、发热、咽痛、头痛等症状,并且能够在一周内自行缓解;而过敏性鼻炎没有全身症状,病程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且症状会反复出现。”鲍医生强调,若误将鼻炎当感冒治疗,服用感冒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引发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并发症。
此外,依赖网红鼻喷药、轻信偏方等误区也需警惕。鲍医生表示,市面上很多网红鼻喷药含有麻黄碱、萘甲唑林等减充血剂,这些成分可以快速收缩鼻腔黏膜血管,使鼻塞症状迅速缓解,但长期不规范使用会导致鼻腔血管反射性持续扩张,使鼻塞症状加剧,甚至发展成药物性鼻炎。另外还有一些网红鼻喷雾剂成分不明或隐瞒关键成分,可能含有强效激素等,长期使用也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预防为主+及时就医,才能“畅享呼吸”
“面对秋季过敏性鼻炎,最重要的防治理念是‘预防为主,及时就医’。”鲍医生说,过敏性鼻炎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长期反复发作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哮喘等并发症,市民朋友需要重视鼻炎防治,避免陷入误区。
“只要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避开过敏原、规范治疗,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状。”鲍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就医、科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