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青海湖畔,一场服务消费领域的创新实践正持续深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青海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要求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供给、培育消费热点。青海省商务厅顺势而为,以“拉面+骑行保障+文旅体验”融合模式为抓手,推动服务消费从“单点供给”转向“场景化服务”,实现“生态保护”与“消费升级”协同推进,为全国生态地区服务消费发展提供“青海方案”。
融贯省域经验
打造青海服务消费特色样板
“我们作为青海的本土企业,不仅能把青稞做成甜蜜产品、餐饮产品,还能做成茶饮产品。”9月2日至5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同宝山露营基地举办的“消费新场景 湖畔新美景——这么静,那么美,享在青海湖”青海家宴品鉴活动上,青海新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东平向外地游客介绍特色产品。
手抓羊肉、青稞饼、三文鱼等菜品,既承载河湟文化与民族风情,又借现代烹饪技艺焕发新活力。“高海拔家宴不仅味美,更让我感受到青海人的热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南京游客王先生感慨。
这场青海家宴是当地服务消费创新的缩影,而在全国范围内,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商务部明确提出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打造多业态融合场景,上海“演艺大世界”“夜生活节”、山东“好客山东”品牌、江苏“水韵江苏”文旅高地等探索,为各地提供了宝贵经验。
立足自身实际,青海省商务厅以“生态+消费”为核心主线,创新构建“1+10”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矩阵,指导各市州深挖资源禀赋、塑造独具魅力的区域服务消费场景IP。西宁市打造“雪豹之都”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围绕“通道经济”打造昆仑圣境不夜城、盐湖观光与清洁能源体验场景,全省各地百花齐放,共同绘就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深耕青海湖资源
树立“拉面+骑行”融合标杆
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内陆湖、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核心载体,每年吸引数十万骑行爱好者,但环湖区域曾因补给点不足、商业设施薄弱,制约了骑行体验与生态旅游消费升级。对此,青海省商务厅创新打造“青海拉面+环湖骑行驿站+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整合餐饮、零售、骑行服务、文旅资源,构建“站站都有家”的骑行驿站网络,融入研学、露营、生态体验等项目。
在空间布局上,依托环湖360公里生态廊道,按“90公里一布局”原则构建“闭环式服务网络”。海北藏族自治州文伽牧场、同宝山露营基地等打造“移动式拉面车+骑行驿站+红色研学+民宿露营+文旅观光”多节点体系,串联多元体验;海南藏族自治州莫热村建成“拉面形象店+骑行驿站+唐卡研学+高端民宿+县域商贸超市”综合体,提供全链条服务;刚察县泉吉乡湟鱼洄游点以拉面店为纽带,融合“拉面服务+湟鱼观测”项目。目前,环湖周边已完成“2个核心示范点+3个流动服务点”布局,覆盖重点区域。
据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商务厅推行“协会牵头+企业参与”模式,由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牵头成立岸北、岸南拉面品牌运营公司,统一运营规范。同时,在环湖旅游服务领域,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达玉部落、新大陆户外俱乐部等发挥自身优势,引进杭州“全境骑行”专业运营经验,提升环湖骑行服务专业化水平。
打破业态壁垒,以“牦牛熬原汤”的青海拉面为核心做优餐饮,配套特色美食;配备专业工具与物资做强骑行保障,提供租赁、智能路线规划服务;开发“拉面+骑行+研学”“拉面+骑行+生态观测”等线路,做深商文旅体融合。
该模式成效显著,莫热村站点运营后,游客停留时间明显延长,2025年6-7月销售收入突破70万元,周边民宿入住率大幅提升。今年6月,香港媒体代表团考察莫热村,知名媒体人查小欣现场点赞,并通过报道将“青海拉面+环湖骑行”品牌推向全国。
联动全省业态
共筑服务消费繁荣新局
除青海湖的创新实践外,青海各地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出一批亮眼的服务消费场景。
西宁豹街成为夜经济“明珠”。街区设置137个帐篷摊位,2025年新增38组集装箱、餐车及移动档口,引入多元业态。每周末开展民族特色巡演与民俗演出,结合网络直播、网红宣传,5次登上央视。2025年开街至7月底,累计接待325万人次,营收达19500.75万元。
海北州推出“梦幻海北·户外圣地”六大特色消费场景。依托祁连山、青海湖生态资源及“两弹一星”精神底蕴,打造“红色记忆·原子城”沉浸式研学场景、“天境瞭望·同宝山”云端观景融合场景、“门源岗什卡雪峰”徒步体验场景、“丝路遗韵·峨堡驿”文旅度假场景、“高原金沙·逐浪湾”露营旅拍场景、“高原秘境·圣泉湾”体育赛事融合场景,覆盖多元消费需求。
黄南藏族自治州立足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融入甘青旅游经济带。以文化为魂,借民俗节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市场化转化;以农业为基,推动有机农牧业与热贡文化融合发展;以体育为媒,打造“赛事引流—消费联动”格局;以商业为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今年以来,黄南州游客量同比显著增长,农特产品销售额创新高。
互助油嘴湾景区成为乡村旅游典范。景区取消门票,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引入12类业态;策划“日间赏花+夜间灯光秀”全时段活动,推进“智慧景区”建设。2017年开园以来,累计接待超160万人次,综合收入近4000万元,通过“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增收,形成“景区带产业、产业富农户”的良性循环。
如今,从青海湖畔的骑行驿站到城市街巷的夜经济地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场景到乡村振兴的旅游样板,青海以“生态+消费”为核心的多业态融合实践,勾勒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未来,青海将继续锚定生态优势与地域特色,持续丰富服务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模式,让“生态”与“消费”的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