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标题头条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滴卤水的十二时辰
——打造“高地”建设“四地”蹲点调研之五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芈峤 张鹏    发布时间:2025-09-08 06:57    编辑:管理员         
盐湖老卤通过管道奔涌至盐田。张鹏 摄

  一滴卤水,究竟藏着怎样的神奇?

  “这一滴卤水,蕴藏着支撑我国粮食发展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血脉宝藏……”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介绍。

  8月,走进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腹地,横亘于此的巨大欧碧色盐湖——察尔汗盐湖,格外夺人眼目。这一湖泊,是由卤水汇聚、盐壳覆盖的浩瀚盐泽,是中国资源版图上的璀璨明珠。

  作为“粮食的粮食”,这里,氯化钾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7%,是中国钾肥的“粮仓”;作为“白色石油”,这里,锂资源储量同样高居全国首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源”。一滴滴晶莹的卤水,不仅是中国农业的根脉,同时衍生出中国百亿工业产业链。

  今天,跟随记者的脚步,感知一滴卤水的十二时辰,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在这片广阔湖域踏响的铿锵步伐。

  子时·夜沉(23:00-01:00)

  万籁俱寂,星河低垂。此时,盐湖沉入墨色。一滴卤水在地下晶间卤水层沉睡。它曾是古海遗珍,亿万年的时光将其封存。时过境迁,通过地质变迁,这里浓缩了丰富的钾、钠、镁、锂、硼等元素于晶莹的卤水之中。这卤水,正是我国盐湖产业的血液。

  此刻,静待现代工业技术的唤醒,从一滴卤水起步,开启蜕变,开启新生……

碳酸锂四万吨项目场内建设中。
青海盐湖股份斗轮机。

  丑时·筹备(01:00-03:00)

  万籁皆已沉睡,但盐湖产业的“大脑”和“神经网络”依旧“清醒”。整个产业链各工段严阵以待,为一滴卤水的循环之旅做好准备。

  中央控制室内,电子屏光影闪烁,实时数据无声滚动;调度员根据最新生产计划和数字,预调着管道阀门的开合与泵站的功率……这是一个为产业高效运转奠定基础的时辰,看似无声,实则周密且有序。

  寅时·初醒(03:00-05:00)

  青藏高原的黎明比起平原地区来得要晚一些,但盐湖大地深处已传来低沉且持续的脉动——巨大抽卤泵轰鸣作响,强大的力量将这滴卤水连同它的“伙伴”从幽暗的地下抽取出来,沿着渠道奔涌向上,汇入地表纵横交错的盐田。一滴滴卤水在黎明前黑暗中闪烁着磷光,此时,它们正式告别亿万年的沉寂,汇入现代工业洪流。

  卯时·采盐(05:00-07:00)

  此时,盐湖的天空渐渐泛起青色。供给车间主控室内,技术人员罗明轻点鼠标控制着采盐船,以每分钟6米的速度在厚厚的盐矿层上行驶。同时,平均1.5米深的湖水之下,采盐船巨大的切割头借力内部螺旋设备将盐矿搅拌成矿浆,再通过输卤管将滴滴卤水输送到生产车间。

  辰时·钾成(07:00-09:00)

  东方既白,朝阳初升,新的一天已经开启。随着卤水的注入,钾肥分公司厂房内白花花的氯化钾在全自动生产线上走完一道道工序,最终在斗轮机的运转下从空中倾斜而下成为氯化钾成品。斗轮机操作工王芳说:“看,这氯化钾成品就是咱们盐湖的‘白金’啊!”

  察尔汗,作为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将洁白的晶体输向全国,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刻,这滴卤水,已化为滋养大地的力量。

  巳时·提锂(09:00-11:00)

  提钾后的卤水并未停歇,它继续奔流,涌入下一产线——提锂车间。此时的太阳已高挂天空,金辉洒落在已被注入卤水的吸附塔上。

  塔内,特制的吸附剂如同敏锐的“猎手”,在万千离子中精准锁定锂离子,并将其牢牢“捕获”。控制室内,技术员张君贤彻夜未眠,目光紧锁屏幕。“截至目前,厂区碳酸锂生产一切正常。”他低声自语。

  青海盐湖股份提锂技术,从吸附法、膜法到萃取法,历经艰辛突破,让这“白色石油”从卤水中高效析出,支撑起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世界舞台的崛起。此时,这滴卤水中的锂,已被赋予驱动未来的使命。

  午时·巡检(11:00-13:00)

  正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盐湖上空蒸腾的热浪扭曲了远处的景象。检修维护员丁建彬顶着烈日,在几十米高的钾肥结晶器振动筛上来回巡检。汗水在他黝黑的皮肤上划出道道痕迹。他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接口、一处阀门、一丝异常的响动。“管道就是生命线”他抹了把汗,“一滴卤水都不能渗漏,安全更是红线。”

  厂区庞大的管网系统,是盐湖产业的循环命脉,维系着卤水高效、安全地流转。每一滴卤水的旅程,都离不开安全守护。

  未时·谋远(13:00-15:00)

  午后,青海盐湖蓝科锂业技术中心一片沉静,只有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和键盘敲击声。技术标兵张君贤和研究员们集聚在实验台和电脑前,对着锂生产尾液分离浓缩再回收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看这条曲线!”张君贤指着屏幕上一条明显优化的数据线,语气坚定且充满期待,“回收率提升到96%了。必须持续创新,让每一滴卤水释放出最大价值!”

  资源的深度开发、梯级利用与循环发展,是盐湖产业面向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与不懈追求。

  申时·突破(15:00-17:00)

  青海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会议室墙上挂着工期图。

  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市场专家齐聚。“面对复杂高原地形与沙尘挑战,4万吨项目组必须严守质量安全底线,通过精细化施工确保各环节达标。”项目负责人柴君平在会上再次强调。

  当然,项目从管道熔接检测、法兰筛查到运用“盲板追溯法”“气泡检测法”双重检验,再到远程联控技术反复核验、主控室千次模拟操作,每一步都彰显出建设者的专业与担当。

  目前,项目从工程建设阶段转入试生产阶段,为构建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酉时·共生(17:00-19:00)

  夕阳熔金,将整个盐湖染成一片橙色。资源分公司老卤车间工段长张海生在盐湖深处的百里水景线边缘巡检着企业生态状况。他认真查看每一处防洪标记,详细记录着各项关键指标。不远处,成群的水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晚霞倒映的湖面留下自由的身影。

  发展与保护,如同盐湖上光与影的交织,是永恒的课题。“采补平衡”已成为青海盐湖人心中守护这片脆弱而宝贵生态环境的坚定共识和行动准则。这滴卤水的旅程,必须与这片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戌时·不眠(19:00-21:00)

  夜幕降临,高原的天空星河璀璨。然而,盐湖的现代化厂区却灯火通明,宛如白昼。巨大的蒸发罐、结晶器在灯光映照下如同铆足干劲的钢铁巨人,其内部物理化学变化正昼夜不停产生。

  企业自动化控制室内,夜班员工目光炯炯,紧盯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温度、压力、浓度、流量等数据。卤水仍在庞大的管道网中奔流不息,在精准的控制下持续浓缩、结晶、分离。盐湖产业的脉搏,在高原清冷的深夜里,依然强劲而有力地搏动着。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不眠之夜!

  亥时·启程(21:00-23:00)

  更深露重,万籁俱寂。一滴卤水经过整整十二个时辰的蜕变,从最初那滴原生卤水蜕变为氯化钾、碳酸锂成品,封装入袋,等待外送。

  火车车头灯光亮起宛如白昼,划破沉沉的夜色。叉车快速搬运,不一会儿铁运集装箱内货品摆放整齐了。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火车缓缓启动。它将穿越茫茫戈壁、巍巍高山,最终融入千里之外的黑土地与现代厂房,成为驱动祖国未来发展的核心能量。这滴卤水,完成了从大地深处到时代前沿的蜕变与远征。

  此时,盐湖之上,星空浩瀚深邃,亘古不变;而大地之下、工厂之中,循环奔涌的卤水为现代社会之“变”全力以赴。

  一滴卤水穿越十二时辰的旅程,彰显了青海乃至我国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雄心,承载着科技自立自强的梦想,也肩负着生态永续的千钧重担。资源保障、绿色发展、产业升级……青海盐湖产业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定航行,向着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奋发努力。

  而这滴卤水,它的传奇,远未结束……

  【记者手记】一滴卤水映照盐湖之变

  伫立在察尔汗盐湖边,望向远方,卤水青绿令人心旷神怡,一阵微风吹来,轻舔唇边,舌尖瞬间被一股咸涩包裹,仿佛浓缩了整个高原的烈日与风沙。这滋味,是察尔汗盐湖最直白的言语——古老、粗粝,却又蕴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这里曾经沧海桑田,却又实现了钾锂同源,这里也映照着盐湖产业的变革与飞速发展。

  夜幕下的察尔汗盐湖,一块块盐田如沉睡的墨玉,倒映着天边微熹。池畔,一副磨破了边缘的麻布手套静静躺在盐堆旁,指腹位置浸染着洗不净的卤水印痕,如同一幅微缩的盐碱地图。它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烈日下,第一代盐湖人俯身挥耙,汗水滴落瞬间被卤水吞噬,只留下皮肤上道道被盐晶刻蚀的皲裂。卤水蚀骨,却也滋养了一方水土。

  如今,北斗无人采盐船庞大的钢铁身躯在盐田缓缓移动,划破水面的宁静。输卤管不远处的钾肥车间,全自动无人生产线上白色的氯化钾浮选而出,智慧盐湖照进现实,科技正在重塑着这片古老盐泽的肌理。

  一滴卤水,从亘古的沉睡中被唤醒,串联起盐湖的昨天与今天。它经历过人力时代的艰辛,也见证着智能时代的效率。它折射的不仅是高原云影的流转,更是人类与自然资源相处方式的深刻变迁:从依赖血肉之躯的索取,到依靠科技力量的生产;从敬畏自然的馈赠,到探索可持续的共生之道,这一滴卤水,是大地深藏的血脉,更是循环永续发展的桥梁。

  今天,一滴卤水的旅程,映照过去之变更见证未来之兴!(作者:芈峤 希域格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