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财经观察】“拉面+骑行+文旅”激活高原消费新业态
——青海多业态融合打造服务消费升级样本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范程程 耿永娇    发布时间:2025-09-05 12:44    编辑:张丽娟         
QQ图片20250905060448拉面馆内,骑行者享受美食。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同宝山露营基地帐篷里渐次亮灯,游客枕着星空入眠;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餐饮店内座无虚席,特色“鱼宴”香飘满街;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莲花步行街上,精彩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今年,青海以特色资源为笔,将露营研学、美食体验、“农体文旅商”融合等消费场景串联起来,通过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拓宽消费新空间,既为游客带来沉浸式高原新体验,又让当地消费市场焕发别样活力。

QQ图片20250905060455位于莫热村的中国青海拉面馆。

  多业态融合激活生态消费

  9月2日,秋日的青海湖同宝山露营基地,天朗气清,风光正好。山间步道上,游客络绎不绝,大家一边欣赏高原秋景,一边寻觅地道美食。

  “老板来份精品手抓!”“再添一锅牦牛肉土火锅!”餐饮区里,游客的点单声此起彼伏。

  一旁的餐桌前,有人捧着“邱小姐咖啡奶茶”细细品味,也有游客围炉煮茶。无论是家庭聚会分享美味,还是朋友小聚闲聊,尽显惬意。

  为了全面展示青海多元化消费的创新活力和独特魅力,今年我省不断探索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眼下在青海湖落地的“青海拉面+环湖骑行驿站+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模式,正是这一探索的生动实践。通过将餐饮、零售、骑行服务与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深度绑定,让消费创新与生态旅游实现了双向赋能。

  依托环湖360公里生态廊道,我省商务部门按“90公里一布局”原则构建起“闭环式服务网络”,有效弥补了过往补给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同时联动周边民宿、非遗工坊及生态景区,开发了“拉面+骑行+研学”“拉面+骑行+生态观测”等主题线路,实现了从单一餐饮服务向“商旅文体健”一体化体验的升级。目前,已初步形成海北州海晏县文伽牧场、同宝山露营基地、达玉部落,刚察县泉吉乡湟鱼洄游点,海南州莫热村等“2个核心示范点+3个流动服务点”的空间布局。

  海北州委常委、副州长赵海平介绍,当地加快探索“农体文旅商”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海北的知名度、美誉度。2025年1月至7月,海北州累计接待游客611.8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实现旅游总花费24.98亿元,同比增长22.33%,海北州消费场景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QQ图片20250905060503青海特色美食在同宝山景区亮相。

  “拉面+”IP赋能特色产业

  “环湖骑行后吃碗拉面,再加几串美味的羊肉串,这趟青海湖之旅太值了!”来自外地的游客陈先生在朋友圈的分享,道出了青海业态创新融合带来的全新体验。

  作为文旅消费新IP,“青海拉面+环湖骑行驿站+多业态融合”模式正成为青海湖沿线的旅游名片。今年,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莫热村的“中国青海拉面店”正式营业,这家由青海省商务厅打造的示范店,不仅有各类青海名小吃,还设置了唐卡体验、藏香展示专区。

  该站点作为“青海家宴”品牌推广的一部分,已纳入全省首批100家推广餐饮单位名录。据统计,2025年6月至7月,该店累计销售收入超70万元,周边民宿入住率也随之大幅上涨,真正实现“一碗拉面带活一片产业”。

  从“青海家宴”的品牌化打造到“拉面+骑行+文旅”多业态融合场景的构建。今年,青海打破传统消费壁垒,以“业态混搭”创造新需求,让消费市场迸发别样活力。

  “骑行者和游客来这里,既能吃地道拉面补充体力、获取环湖攻略,又能亲手画唐卡,感受青海高原文化的独特魅力。”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马丽萍深有感触地说,多元服务让驿站不仅是补给点,还成为文化体验的窗口。

  消费场景的拓展,还延伸至线上线下融合领域。青海省商务厅编制的“带码消费”宣传册,收录了众多青海好物,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产品故事、查询购买渠道。这种“码上消费”模式,让高原特产跨越地理阻隔,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

QQ图片20250905060510尖扎设施农业基地种植的热带水果。

  “1+10”构建服务消费场景矩阵

  当前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商务部明确提出要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打造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为此,青海省商务厅立足“生态+消费”核心主线,创新构建“1+10”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矩阵,指导各市州深挖禀赋、塑造独具魅力的区域服务消费场景IP。

  西宁市打造“雪豹之都”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围绕“通道经济”打造昆仑圣境不夜城、盐湖观光与清洁能源体验场景;黄南藏族自治州立足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资源,通过全域覆盖、全时体验、全链发展的模式,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玉树藏族自治州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生态文化体验、生态研学等多业态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从西宁到玉树,青海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的特色服务消费场景,不仅让“生态+消费”的主线愈发清晰,还形成了全省联动、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而这些场景的落地与升级,离不开我省商务部门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中的系统谋划和创新举措。

  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省商务厅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110场,创新打造“青海拉面+环湖骑行驿站+多业态融合”和“1+10”融合服务消费场景,首创“银发旅游+消费”融合模式。为了让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我省商务部门还将推动拉面品牌与青海好物、非遗深度结合,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美食+体育+文旅”融合思路,打造更多具有青海特色的服务消费场景,让“拉面+骑行+文旅”多业态融合成为青海服务消费的亮丽名片,让“绿色消费”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为全国生态地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青海方案”。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