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快节奏的城市遇见北龙山的风,当都市的快餐外卖遇见康养营的定制健康餐,当教室的久坐学习遇见高原山野的户外研学,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正在解锁高原康养新体验。
8月的互助,最高气温依然保持在26℃左右,空气洁净度高、生态环境好,是开展“高原康养”海拔最适宜、生态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甜的。”王春华是首届高原康养成人训练营的成员,她欣喜地分享着来互助康养的感受。“以前在无锡,耳边都是车流声,在北龙山深呼吸,满鼻子都是青草香,黄金海拔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身体的焕新。”
在权威专家的指导下,训练营从饮食搭配到运动强度都为营员精准调控,这些细节的安排,让每一位营员都切实体验到高原康养的意义。
“我来的时候体重69.6公斤,现在一称只剩64.5公斤,足足减掉了5.1公斤。”训练营营长王仁刚也在这场康养之旅中收获满满,体重的“减法”与生活品质的“加法”在北龙山奇妙交织。
“高原康养”在互助不仅是简单地来呼吸新鲜空气,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傍晚时分,互助县文化广场上响起悠扬的民族音乐,大家围成圈跳起锅庄舞。短短两周的时间已经让王春华学会了基本步伐,她笑着说:“这种集体舞蹈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我计划把锅庄舞引进我们无锡老年人体育协会,让更多人来体验互助的文化魅力。”
如今,涵盖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业态的康养产业,已成为备受国民关注的新兴产业。互助县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自然生态、医疗卫生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康养胜地·七彩互助”品牌,积极构建“康养+医疗、文化旅游、运动、食材、生态”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的高原康养产业体系。
适宜的海拔、舒适的温度、洁净的空气、丰富的动植物食材,为互助发展“高原康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北龙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8.95%,森林蓄积量达483万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高,是青海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资源之一,境内植物群系30余个近1070种,被誉为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动植物王国”。
“爸爸,明年夏天我们再来互助玩好不好?”从江苏无锡远道而来参加海东首届高原康养儿童夏令营的李思哲在即将返程的时候,还对北龙山的风景念念不忘。
“平常小朋友都是在城市里,这种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在这里还有很多无锡见不到的动植物。在互助北龙山,小朋友运动很多,体重也减下来不少。”李思哲的家长李甲表示,从平原到高原,不仅是地理的跨越,更是一次家庭健康观念的重塑,这样的旅程,将成为他们最珍贵的记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希望过上高品质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普遍追求。互助县正在探索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积累高原康养医学数据,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通过身体检测筛选营员,同时也在收集相关医学数据,为高原康养提供科研支持。”活动组织者表示。
互助北龙山景区充分用好“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两个“国字号”招牌,以打造“西北绿岛、神韵北山、度假胜地、养生天堂”品牌为目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北龙山高原森林特色,开展“旅游+体育+康养”,开发了旅游避暑、疗养度假、科普考察、民宿体验、时尚运动等康养项目,举办了森林徒步、森林穿越、森林摄影大赛、森林书画大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建设以山地、林地、天然温泉等自然资源为载体的养生民宿,不断激活互助县旅游效应,全力打造科学颐养“目的地”。
一幅高原美丽乡村画卷正缓缓展开,高原康养不仅唤醒了沉睡的乡村资源,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