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分班是这样的,看了分班过程后,我觉得分班科学合理。”8月29日上午,在西宁市第十一中学阳光分班现场,一名家长说。2025年秋季学期起,西宁市将全市基础教育新生纳入“阳光分班”管理体系,利用西宁教育阳光分班系统实现“阳光入学分班”。
为严格落实教育部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要求,西宁市委、市政府将基础教育公平整治作为民生优先事项,全力守护教育公平、公正、公开底线。西宁市教育局创新运用青海省义务教育入学办理系统,研发西宁教育阳光分班系统,成功实现全市基础教育“阳光入学分班”全覆盖。这既是西宁落实基础教育公平整治、推进阳光招生的生动实践,更是在破解“入学难”“择班热”痛点、构建教育公平保障机制上迈出的关键步伐。
据西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规范义务教育招生,促进教育公平,西宁市教育局于6月初出台《西宁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招生入学管理办法(试行)》,以制度建设筑牢教育公平根基。办法明确入学条件与流程,构建工作推进、划片决策、入学监督、信息公开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从源头规范招生管理,推行阳光分班,提升群众满意度,保障教育公平。
在公布招生范围、公开招生办法、规范报名流程、公示录取结果的基础上,西宁市教育局发挥科技赋能作用,依托西宁教育阳光分班系统,通过智能算法精准完成全市基础教育入学分配,创新实现“学生—教师—班级”双盲随机三维匹配,并于第一时间公示系统生成结果。分班结果同步反馈至系统后台备案备查,确保“阳光入学分班”步步可溯可查,坚决杜绝人为干预。
西宁教育阳光分班系统对招生规模达两个及以上教学班的学校,严格执行“三统一”标准:班级规模均衡统一,师资配置科学统一,学生比例合理统一。综合考虑学生学情、性别、民族、户籍等因素,确保各班级生源结构均衡,坚决杜绝各类变相设立重点班、实验班行为,将教育公平落到“起点”,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基础。
在招生、分班等重要环节,西宁市组建由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纪检人员、家长代表组成的联合观察团,构建“事前备案—事中监控—事后核查”全链条监管机制,做到招生分班方案提前备案,分班过程全程监督,并严格以系统分班结果作为学籍注册唯一依据,通过开学督导检查等方式,全面校验“阳光分班”落实成效。通过多维度监督与刚性约束,推动招生入学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迈进,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公平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相关新闻 西宁市城西区:一年级新生阳光分班是这样的
8月27日,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小学一年级新生阳光分班现场。莫青 摄
“请家长按照报名序号,找到相应的报名展位台登记信息。”8月27日上午,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开始报名。报名现场秩序井然,家长登记信息后,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分班现场,300余名家长共同见证了分班时刻。
公平:规则先行 电脑生成
9时40分,分班会准时开始。学校副校长李桂芳详细介绍了阳光分班的具体实施方案。之后,工作人员登录城西区阳光分班系统。登录成功后,一年级新生名单全部显示在屏幕上,名单下方有学生的出生年月和报名序号,男生在前,女生在后排列,系统最上方有学生总数以及男女生人数。
“今年,我们采用了城西区阳光分班系统,用科技的手段解决难题,所有学生按出生年月排序,之后再由计算机按蛇形录入班级。每一名学生的分配情况当场由计算机读出,家长一目了然,整个分班过程约20分钟。”李桂芳说。
“一年级有8对是双胞胎家庭,申请同班就读的请举手示意。”李桂芳说。随后,有7位家长申请同班就读,系统按照报名号检索绑定后,7对学生名单继续回到大数据库。
300余名新生,按照班额设置6个班,分别以ABCDEF标记。这些操作完成后,系统开始自动分配。每一名学生的分配过程均在大屏幕上显示,学生分班信息以语音播报的形式当场确认。
在所有家长的注视下,大屏幕上,一个个名字滚动播报,仅仅几分钟,6个班就分好了。
公正:现场抽签 班主任“牵手”新班级
分班名单生成后,进入班主任抽签定班环节。今年一年级的所有班主任已提前通过教师节评选和校务会讨论确定,均由有多年低年级带班经验的学科骨干教师担任,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
各位班主任依次上台,首先从透明的抽签箱中抽取分班顺序,再按抽签顺序抽取班级。每抽出一个,工作人员当场宣读班级编号,并将结果记录在案。抽签结果一经确定,立即在现场进行公示,家长代表纷纷上前拍照记录。
“这种方式非常公平,无论对孩子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家长张先生表示。“我们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心里特别踏实。”一年级新生家长金女士说。
分班结束后,家长们在两位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特色功能教室。
公开:多方监督 全程透明阳光
从名单导入到最终结果公示,阳光分班过程都在与会各方的共同监督下进行。所有环节均留有影像记录,分班结果张贴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今年,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自主开发阳光分班系统,采用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综合考虑学生性别、年龄等多重因素,实现班级均衡配置。系统操作全程留痕,形成不可篡改的“公平流水线”,从技术源头确保分班过程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我们通过技术创新,从源头上确保教育起点公平。这套系统不仅体现了我们对教育公平的执着追求,也是我们运用科技手段解决教育难题的探索。”城西区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城西区各区属学校利用该系统完成分班。城西区教育局特别邀请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和家长一起“监考”,确保分班在阳光下进行。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