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省气候中心了解到,今年8月以来,青海出现3轮降水过程,平均降水量69.9毫米,较常年偏多34.7%,为近10年同期第二多。
青海省气候中心发布专题信息显示,2025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全省暴雨灾害风险较高,尤其东北部地区面临高风险,需加强防范持续降水及局地强降水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根据气象监测,1961年以来,初秋时段(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全省降水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近10年来尤为明显。青海东北部和三江源地区为降水大值区,大雨、暴雨站次总体均呈现增加趋势,占比分别达到6月至9月总站次的48.7%、70.1%,日降水量极值集中出现在“八下九上”,易出现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
此外,8月以来全省出现3轮降水过程,全省共有46个气象测站累计降水量超过150毫米、4个气象测站累计降水量超过200毫米,湟中群加林场降水量达211.4毫米。受前期降水影响(8月15日至19日),青海东部地区土壤湿度含水量较高,海北藏族自治州平均土壤饱和度最大,为50%,其中刚察县和海晏县土壤饱和度分别为57%和51%。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预计8月25日至9月20日,全省将有4次主要降水过程,降水总体较常年同期相比偏多5%左右。暴雨灾害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区等14个县市为高风险区,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等9县市为中风险区。
气象部门提示,各地需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青南地区可能出现连阴雨,牧业区需做好青饲料贮备和转场准备。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