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红崖,一个汇聚大爱的地方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陈晨    发布时间:2025-08-19 06:40    编辑:管理员         
党员干部走访村民新居。牛玉娇 摄

  8月6日清晨的小雨,洗刷着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新村的村舍,黄墙灰顶的新居整齐排列,巷道间的红花绿叶映衬着新铺就的柏油路,一切都是崭新的。

  村党支部书记祁宗贤一大早就穿梭在新村的巷道中。“最近镇上组织党员干部,以‘四邻联动’工作法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大家伙儿都忙得很。”

  顺着祁宗贤手指的方向,三五位村民正在新村村口安装一块内容为“红崖,一个汇聚大爱的地方”的主题标语,标语旁的感恩石上记录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危难时刻。

  2022年9月1日01时05分,红崖村经历了惊天动地的滑坡,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上,一个个“逆行者”成为红崖村民至今难以忘怀的“英雄”,更成为村里党员干部的“精神航标”——村党支部以“四邻联动”工作法为抓手,组织村民高效推进避险转移、抢险救灾、重建安置等工作。如今,红崖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邻里间心更近、更齐了。

  穿过几个巷子,走进尚朝丁老人家,这座新式庄廓院被儿子尚录邦装修得十分气派,三室两厅的主房,加上院子南北两侧的厢房,共5间。尚朝丁一边在院子里为开得正艳的三角梅浇水,一边笑着说:“新房子亮堂、安全,有自来水、天然气,还通了下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祁宗贤和尚朝丁唠着家常,回忆起新村建设初期。

  尚朝丁说:“那时候村民经常对着新房图纸犯嘀咕,80平方米够不够住,天然气能不能通,这房子结不结实……”

  祁宗贤回应:“是啊,为了让新村规划得称心如意,村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员群众联户议事,带着‘党员领办队’挨家挨户听诉求。”

  就这样,在“乡土先锋”的带领和协调下,如今的新村每家每户都有小花园,新村中心位置预留了卫生服务站,新建的大广场上安装了时下最先进的健身器材……

  为了让红崖村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县、镇、村三级发力,在点点滴滴的努力中,满目疮痍的红崖村变成了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在互助县红崖子沟乡上寨村,红崖村拥有一处占地3.33公顷的标准化养殖小区,900余头牦牛正在茁壮成长,2名脱贫户村民长期在此就业,收入稳定,养殖场每年还为村里增加2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1月份,新村不远处的农家院也开业了,村里有12人在这里上岗,农家院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9万余元。

  村民祁进让通过每年一度的就业培训成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他如今是农家院的传菜生。以前四处漂泊不稳定,现在走几步就是新村的家,他说:“我要努力攒钱,今年装修新房子。”

  和祁进让一样,村民贺永花通过参加培训,成了互助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家政服务工作人员;苏芳存成了互助县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的一名护工;还有今年参加就业培训的其他20余位村民,也纷纷实现了稳定就业。

  如今,村里“小事有人管,大事有人扛”,党员个个都是村民的“好靠山”。

  今年73岁的老党员谢占财是“最美吹哨人”,他是第一个发现2022年9月1日红崖村山体异常的人,他的一声预警为村民转移争取了黄金时间。

  如今,老人依然是村里最积极主动的党员。最近是防汛期,谢占财主动找到祁宗贤要求夜间巡逻,连着一周的巡逻让老人感染了风寒。祁宗贤说老人总是“放心不下”,无论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会第一时间建言献策。

  谢占财的先锋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人人敬佩,但谢占财只是轻轻地说:“天天下雨,我也坐不住,见人就会忍不住提醒几句,汛期一定要提高警惕。”

  党支部是桩,扎在泥土里就生了根;日子是花,党员干部浇灌着,花就会开得更艳。正因为有了这些“乡土先锋”,村民的“为难事”就是干部的“心头事”,红崖村处处呈现出团结向上的新气象。

  中午时分,新村的篮球场上热闹了起来,前来农家院办“升学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老人吃过午饭前来锻炼身体,孩子追逐嬉戏,笑声穿过广场,传递到不远处的一排排新居。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