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青海,天朗气清,流云奔涌。
8月15日,由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下属产业协作平台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光合组织)主办的“同源共智·芯业长青——2025光合组织领导人大会”在西宁市召开。
9时,当一束束灯光汇聚在大会现场的矩形长屏上,一场汇聚青海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国千余名信创领域专家、国产算力生态上下游企业高层的盛会随之开启。与会代表围绕技术、应用、生态等多个维度,共同探讨在国产芯片支撑下,各行业领域技术应用场景的深化协同,以及从先进算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新路径、新模式。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发展试点省份,青海正致力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
快速融入国家算力布局、绿色算力产业量质齐升、绿色算力规模乘数而上、算力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绿电支撑优势持续放大、数据基础底座不断夯实、数据赋能发展创新提质……青海立足高原资源能源禀赋,着力构建“1+2+N”产业布局,打造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绿色算力产业基地。截至今年7月,全省算力规模突破1.6万P,较2024年初增长了40倍。并与多家全国互联网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多个绿色算力领域的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大会上,青海省数据局局长靳力生动阐述青海举全省之力在高原厚土深耕数字产业发展的实践。
“我们诚邀算力、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围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云计算、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和灾备中心建设等产业链上下游,来青投资兴业,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视频渲染、数据存储分析、容灾备份等前沿业务,共建绿色算力全产业链生态圈。”
当青海发出这份诚挚邀约,与会嘉宾或是认真记录,或是有所交流,目光中展现出对青海的期待与信心。
作为国产算力生态的领航者,光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和合共赢”为核心理念,围绕国产先进计算平台,构建起覆盖“芯片-整机-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全链条技术优化体系。截至目前,其产业协作网络已延伸至6000余家合作伙伴,完成15000余项软硬件测试项目,并通过28个实体生态适配中心与24个区域分会,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的闭环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色能源场景、高原交通管理场景等,光合组织已在西部地区建立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国产算力落地样板,并积极推动国产计算方案在政务云平台、工业生产平台、区域算力中心、空天地一体化算力生态建设等多个方向落地。
“我们欣喜地看到,青海近两年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全面起势,从政策支持到配套设施再到营商环境,可谓是集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要素。光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是成员单位一年一度的盛会,今年,就是希望通过我们搭建的这一平台,帮助成员单位更好了解青海、了解西宁,进而来此投资兴业,深化产业协作,加大在西宁的产业链布局,为这片绿色算力新高地建设凝聚合力!”从光合组织秘书长任京暘的一席话中,可知此次大会选址绝非偶然。这既是光合组织深耕西部、推动国产算力实践的自然延续,更是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助力地方产业升级的关键落子。
随后,场内举行海光新一代整机发布仪式、项目签约仪式、启动“强芯固基”计划、主题演讲等活动,场外长廊展出各类创新产品,吸引与会嘉宾驻足了解。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光合组织成员企业将同青海一道,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深度赋能绿色算电协同产业发展。
短暂的午休后,大会还打造了“青海·西宁 数算电融合产业推介会”“创新产品论坛”等六场专题平行分论坛,共同探讨绿色算力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
14时15分,智能绿色算力赋能AI产业论坛如期举行。“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快速,对算力的需求不言而喻,论坛的举办非常应景。”光合组织人工智能专委会会长杜夏威感慨,依托光合组织搭建的平台,聚焦青海的清洁能源优势,我们共同探讨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的更多可能,力争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路径,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提供坚实可靠的算力底座。
卫宁健康战略咨询部高级行业顾问洪斐然在完成《医疗AI从探索走向系统化落地》主题演讲后表示非常看好西宁的前景。他说:“我们希望能够有机会在高原构建高质量的医疗数据集,从而有针对性地调优医疗大模型。”
高原相聚,合作共赢的承诺历久弥坚;时代赋能,数字产业的前景无限广阔。
18时许,相关活动纷纷落下帷幕。高原碧空之下,一场以数据为桥、以算力为翼、以绿色为底所书写的算力“芯”生态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