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乡村振兴在青海】吃“旅游饭”真香 领分红款踏实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栾雨嘉    发布时间:2025-08-14 07:34    编辑:管理员         
QQ图片20250814062513“牧云星宿”民宿外观。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8月9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能科乡德乾村广场上格外热闹,2025年村集体文化旅游收益分红仪式在这里举行。村民齐聚一堂,共享乡村文旅产业结出的“甜蜜果实”。

  “今年,咱们村集体经济项目‘牧云星宿’民宿入住率持续走高,暑期更是一房难求,加上藏式餐饮、民俗体验这些配套项目的火爆,收入再创新高……”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驻村第一书记张丽萍面带喜悦走上主席台,开始逐一点名、宣读分红金额。

  念到名字的村民应声上前,登记,拿到分红的村民难掩激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还是村里有办法!原来,祖祖辈辈放牧为生,现在游客来了,不仅每年有分红拿,而且咱们的牛肉干、糌粑、酥油、酸奶成了抢手货,日子眼看着宽裕起来了!”村民斗格的话语里满是乡村发展带来的踏实幸福感。

  村民热拉乐呵呵地说:“孩子今年考上了青海民族大学,这钱就给孩子买点学习、生活用品!”

  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盘算起分红的打算,现场热闹极了。

  张丽萍笑着扬了扬手中的分红清单,清亮的声音传遍广场:“这次分红金额共计20万元,194户家家有份,每户1030元!剩下的180元存进集体账户,接着为大伙攒家底!”

  的确,分红的数额或许不算大,但落在每个人心头的,是日子有奔头的笃定,是乡土有活力的温暖。

QQ图片20250814062520村民拿到分红激动不已。栾雨嘉 摄

  这份温暖的背后,是德乾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也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乡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生动缩影。

  2020年,尖扎县人民政府、中国华能集团、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投资约2000万元,助力德乾村打造“百美村庄”乡村旅游帮扶经济示范项目,为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村民稳定增收筑牢了根基。

  “我们将项目交由尖扎佳荣乡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运营,今年保底分红20万元。”张丽萍介绍。

  跟随运营负责人周加本,我们走进“百美村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牧云星宿”民宿。

  “我们深挖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将底蕴深厚的传统藏族文化与灵秀壮美的自然风光,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根基。你看,民宿以传统夯土建筑为底,融入藏式建筑美学精髓,由乡村民居艺术化改造而成。试想在高原推窗而立,与云端相接,抬眼便是璀璨星空,这正是‘牧云星宿’的得名由来。”周加本娓娓道来。

  在他看来,当下都市人步履匆匆,愈发渴望寻一处秘境回归自然。这份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静谧体验,正是“牧云星宿”主打的核心吸引力。

  每逢暑假旅游旺季,民宿便针对性推出景观大床房、景观露台亲子房、一室庭院套房等7种房型,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入住需求。作为集住宿、餐饮、休闲、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旅居空间,这里不仅通过拓宽通行道路、优化水电供应、提升网络覆盖质量等举措在基础设施完善上持续发力,更贴心提供藏装租赁、射箭体验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舒适便捷中深度沉浸于当地风情。

  “前不久我们举办‘慢陶美育非遗传承公益研学青海行’活动,接待了来自上海、苏州的22人游学团队。客人们在这里体验了五谷画、射箭、制箭、唐卡绘制、泥塑制作以及藏式家宴等特色项目。这类活动不仅为民宿增加了营收,也让村民拿到更多分红。”周加本说,今后将多方面拓宽经营渠道,让更多人来这里感受独特的风情。

  从昔日单一放牧到如今文旅兴村,从集体资产“沉睡”到收益分红“活水”流淌,德乾村的变迁,生动诠释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这一深刻内涵,也为青海乡村振兴注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