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北京电力医院医疗巡诊队第七次奔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黄河源头,11名专家克服高寒缺氧,3天内为200余名藏族群众义诊,捐赠5万元药品,并培训当地医护人员12名。作为国家电网定点帮扶县,玛多县医疗资源相对薄弱。此次巡诊不仅现场诊疗,更注重“授人以渔”,通过规范化培训和“输血+造血”帮扶模式,为当地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朱毅然 摄
高原八月,风清云阔。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玛拉驿村,年近六旬的恰什杰老人倚门眺望。往年此时,他与老伴巴巴早已开始为奔赴玉树藏族自治州医院治疗腰腿旧疾做准备——那条就医路,来回需耗时十多天,身体的疼痛与路途的颠簸,是老人最煎熬的记忆。
而此刻,老人心中满是期待:“村里通知了,北京的专家又要到玛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的医疗巡诊活动,早已如约扎根在这片海拔4500米的雪域小城,成为他心中最踏实的守望。
8月6日,黄河源头的玛多县迎来一支熟悉的队伍——北京电力医院的专家第七次来到这片高寒缺氧的土地,在玛多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三天的健康守护行动。
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定点帮扶县,玛多县年均气温仅-4℃,1.45万人口中藏族群众占比达93%。“2024年县医院就诊人数近1.8万人次,今年单日最高就诊量达40人次,但全院仅有21名医护人员,最紧缺的就是医疗技术人才。”玛多县人民医院院长海青平的话语里满是对医疗支援的迫切,“这次北京电力医院的知名专家来义诊,还免费发放药品,我们全力做好宣传组织,就是要让全县各族牧民都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为精准对接当地需求,国网青海电力联合北京电力医院及玛多县卫健局提前谋划,针对高海拔地区高发的高原性心脏病、创伤、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专门组建了涵盖心内、呼吸、骨科、妇产等8个专科的11人专家团队。
赴玛多前,北京电力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海明特意向前来支援过的同事请教,详细梳理当地高发病、常见病特点,针对性备好诊疗方案。“玛多这个季节游客多,容易出现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我得把这些救治经验好好教给当地同事,帮他们更好服务患者。”李海明说。
抵达玛多后,专家们不顾自身出现的头痛、胸闷等高原反应,稍作休整便迅速投入工作。诊台前,他们用精湛医术与满腔热忱细致问诊,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还为患者免费送上急需药品。
巡诊现场,恰什杰老人接受了复诊。北京电力医院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于长岁(医学博士、博士后)为他仔细检查,针对其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开具诊断书并赠送所需药品。对老人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家门口的高水平诊疗,省去了长途奔波之苦,更省下了数百元医药费,既守护了健康,也减轻了生活重担。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不断创新帮扶举措,搭建远程教学体系、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开放就医绿色通道,形成了‘全过程、多专业、重宣传’的帮扶管理体系和‘输血+造血’相结合的新型医疗帮扶模式。”北京电力医院副院长刘新疆说,这不仅把党和国家对偏远地区群众的关怀送到身边,更让优质医疗资源扎根基层,为守护生命健康、助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此次巡诊既“送医送药”,更注重“授人以渔”。心内科、呼吸内科等8个科室的专家结合丰富临床经验,为当地医务人员开展多专业、规范化培训,着力提升他们的诊疗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专家带来的前沿医学知识,太契合我们的患者治疗需求了。”玛多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医生马福霞说,“我们一定好好消化吸收,用到日常工作中,让当地农牧民得到更好的救治。”
十四年光阴流转,“国网同舟工程”“国网医疗巡诊”等项目已在玛多累计投入831.43万元。仅“十四五”期间,就助力玛多县3座医院提档升级,防止583名群众因病返贫,义务问诊1435人次,捐赠药品1.7万盒。
“自2011年国网公司定点帮扶玛多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医疗帮扶。特别是2019年启动医疗巡诊项目后,北京电力医院的专家连续7年不畏艰辛,克服高寒缺氧,专程来开展诊疗、体检和人才培训,让牧民‘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愿望成了现实。”玛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南吉卓玛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从点亮高原的第一盏灯,到守护健康的每一盒药,国家电网的爱心帮扶触角在玛多不断延伸,直抵牧民群众最真切的健康与生活需求。以产业“造血”筑牢发展根基,用民生工程传递央企温情,黄河源头的温暖故事正在雪域高原续写——那守护生命的数千里长路,每一步都深深印在农牧民群众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