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电投黄河公司传来喜讯,黄河公司成功突破骨唇黄河鱼人工繁育技术,羊曲水电站鱼类增殖站顺利获得骨唇黄河鱼受精卵2000粒,孵化出鱼苗1100尾,最终培育存活鱼苗300尾,并顺利转入开口苗种培育阶段,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骨唇黄河鱼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羊曲水电站鱼类增殖站已经完成了刺鮈全国首例繁育突破,以及厚唇裸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黄河裸裂尻鱼、拟鲶高原鳅等繁育鱼苗工作,目前羊曲水电站6种增殖放流目标鱼类已全部实现人工繁育。”羊曲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负责人哈达说,羊曲水电站将继续开展骨唇黄河鱼的亲鱼收集、驯养培育、鱼病防治等工作,为黄河上游土著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骨唇黄河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龙羊峡以上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白河和黑河,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属易危物种。
7月6日,羊曲水电站升鱼机系统工作人员成功在坝下捕获4雌1雄共5尾骨唇黄河鱼。经技术人员筛选后,对其中3尾雌鱼实施了人工催产。7月13日成功采集鱼卵3000粒,并最终获得受精卵2000粒。鱼苗随后在7月18日顺利出膜,并于7月22日进入平游阶段,标志着羊曲水电站提前完成《黄河羊曲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骨唇黄河鱼人工繁育技术的时间节点要求。
截至目前,黄河公司已建成羊曲、李家峡、积石峡、苏只、纳子峡、巨亭6座鱼类增殖站,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种872万余尾,对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物种多样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8座水电站启动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建设试点,全过程监督所属河段的各类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