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海东市就业服务局了解到,上半年海东市城镇新增就业601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3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94%。
海东市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拓宽转移就业“主渠道”,落实东西部协作机制,收集无锡等地企业用工信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组织脱贫劳动力等有序转移就业424人。发挥专项服务活动、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的组织引领作用,有组织、有规模转移就业10.2万人。上半年,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5万人次,省内跨地区转移就业11.3万人次,跨省转移就业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4.3亿元。
稳住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1131”就业服务,推广实行高校毕业生“三色管理”工作方法,人均享受就业服务达6次以上。及时提供见习岗位申报、审核、见习人员录入等服务,完善就业见习长效机制,目前已有47家见习基地,募集见习岗位235个。开展重点企业调查摸底,市、县区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加强与企业联系,共为5家重点用工企业输送用工142人。
深入实施创业服务工程,与三家银行签署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合作协议,整合资源支持创业者。平安区创新贷款受理模式为银行推荐,随用随还、按日计息,减轻创业者负担;互助县利用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及线上平台常态化宣传政策,贷款发放规模增长明显。持续发挥海东·无锡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以挖掘海东乃至青海特色文创产品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海东东西部就业创业协作新亮点,上半年招引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入驻25家。
大力推进“青海拉面”进高速、进高校、进机关、进企业“四进”活动,促进青海拉面进入更多消费场景,助力从业者就业稳岗增收。上半年,海东籍人员在全国开设拉面门店3.2万户,从业人员17万人,经营性收入等均较去年同期增长,发放拉面贷3.2亿元。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