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来自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消息,今年以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产业创新与绿色转型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源头管控、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循环体系等举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
目前,西宁开发区4个园区均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累计培育44家绿色工厂(其中国家级28家)、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其中国家级2家),开发25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42项省级绿色设计产品,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制造名单数量在全省独占鳌头。
“在绿电智算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各项重点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绿化提升工作正高效稳步推进。目前,南川工业园区已完成《绿电园区规划方案》(初稿),甘河工业园更是荣获全国首批‘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称号,成为行业典范。”西宁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与此同时,西宁开发区积极指导企业开展一系列环保改造项目,如百河铝业、黄河鑫业及海源绿能3家企业的电解车间脱硫改造,盐湖海纳水泥的超低排改造等。生物产业园建成全省首家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区,年收集能力高达5000吨,覆盖医药废物、废矿物油等13大类54小类危险废物,精准对接小微企业产废需求。项目运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构建起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电子联单实时生成、智能风险预警,极大地提升了危废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循环化改造与节水降耗方面,成果同样丰硕。东川工业园、甘河工业园成功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南川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纳入省级试点,形成了全域覆盖的循环发展格局。目前,西宁开发区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96.8%,4个园区均为节水型园区,培育了42家节水型企业、7家节水标杆企业;黄河公司等10家企业获评省级水效领跑者,云天化等11家企业入选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