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晚,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天佑路夜市里烟火升腾,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祥和景象。而以往,小摊贩流动经营、占道经营引发交通拥堵、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市容和居民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堵点”问题,互助县借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县委主要领导带头走进群众中体验、听取民声,决定开办天佑路夜市,共规划出200余个摊位,并提供5天租赁减免期,不仅为商户提供了稳定经营空间,更激发了全民创业活力、增添了消费动力。
记者了解到,夜市开办以来已吸纳固定商户164户、临时商户52户,其中困难群体免费摊位20余个,夜市日均客流量达1.2万余人次,日均销售额12万余元。从“堵”到“疏”,这一创新治理实践让商户吃了“定心丸”,不仅有效打破了“打游击”“执法难”的恶性循环,更让夜市烟火成为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满足民生期盼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同时,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与满意度不断提高,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化作惠及民生的温度与活力。
此外,为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互助县城管、公安、市场监管、应急、住建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整合资源,重点加强夜市食品安全监管、环境卫生整治、燃气安全排查、应急处突保障及治安巡逻防控等工作,特别设立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截至目前,累计高效化解经营纠纷8起,调解成功率100%,有效维护了夜市经营秩序,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商户参与、群众受益的夜间经济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