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海西州】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人民调解员 雪山下的“法治守望者”
——记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格尔木市司法局唐古拉山司法所所长胡立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冉志敏    发布时间:2025-07-31 06:57    编辑:管理员         
QQ图片20250731055543排查矛盾纠纷(左二为胡立新)。受访者供图

  7月21日,烈日炙烤着青藏公路G109线的路面。胡立新抹去手机屏上的汗渍,十几个未接来电的提示不断闪烁,他转头对驾驶员叮嘱:“趁信号稳定,把协议传出去。”他晒得黝黑的面庞,刻着淡淡的高原特有的紫红色,胸前党员徽章与司法徽章并排,在炽烈阳光下如昆仑山岩般沉静坚毅。

  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人,他深谙当地民族习俗与地域特性,这份血脉相连的认同感,让调解工作增添几分信任底色。

  2023年10月,一场涉及9.6万元运费的纠纷打破了沱沱河的平静。日喀则市的5名司机运送建材至工地后,攥着发皱的运费单堵在沱沱河工地门口。老板以“货物损坏”为由拒付运费,双方从争吵升级到推搡。接到求助的胡立新立即驱车赶往现场,雪地轮胎在结冰路面上划出两道深痕。司法所调解室内,他将运单、磅单、卸货视频一一摆在桌上,手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条文上轻轻叩击:“您看,8月15日,您明确回复‘货到付款’,这构成事实合同。”经过7小时背对背调解,老板最终全额支付运费,并向5名司机鞠躬致歉。次日清晨,5辆货车齐鸣长笛,献出青藏线上最特别的“致谢仪式”。

  当5辆货车鸣笛致谢时,司机拍下这一幕发到货运微信群:“有纠纷找胡所长,这是他的联系方式。”消息像风滚草般在青藏线司机群体中蔓延,越来越多的货车司机慕名而来。如今茫崖市、大柴旦行政区的司机跨区域而来,有时一天来好几拨。“以前跑车怕坏在半路,现在手机里有胡所长,心里踏实。”一位甘肃省的司机在群里留言。

  这声长笛,不仅是司机对胡立新的信任,更折射出高原群众对“法治靠得住”的共识。随着青藏线货运量逐年攀升,跨区域纠纷、牧民转场矛盾、生态保护争议等问题频发,胡立新意识到:仅靠个案调解远远不够,必须构建覆盖全域的法治服务网络。

  作为格尔木市的飞地,唐古拉山镇司法所仅有2名工作人员,负责面积达4.78万平方千米。胡立新创新“云端调解”模式,构建起立体化法治服务网络:打造“指尖上的司法所”,建立“唐古拉山镇法律服务群”与“人民调解员群”,吸纳律师、牧民代表、法律明白人等入群,每日推送典型案例、开展条文解读,组织视频调解,两个群成为“24小时法治哨所”;培育“带不走的法治队伍”,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将专业法律资源与乡土人脉结合,如今7个牧业村已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创新“流动法治课堂”,每月开展“法治主题日”,将法律咨询台搬到企业工地、学校操场、草原帐篷,通过发放藏汉双语《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手册、口袋书,现场解答牧民咨询……

  这种“云端+地面”的复合调解模式,让法治服务突破地理限制,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

  2021年春,多尔玛村与措里玛村因草场界限爆发冲突,双方家族成员剑拔弩张。胡立新连夜召集市农牧局、草原站技术人员、法律明白人等,背着GPS定位仪踏雪进山。“1983年分草场时,老支书用石堆标记界桩,现在雪线退缩导致边界模糊。”在零下30摄氏度的草场上,他蜷在帐篷里核对原始档案,手指冻得握不住笔。经过30天、127个GPS点位测绘,手绘的草场功能区划图展开:“根据《青海省草原管理试行条例》,我省草原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当清晰的手绘图呈现时,两位老牧民主动摘下毡帽:“胡所长画的线,比牦牛脚印还清楚。”

  这场纠纷的化解,离不开胡立新对牧民传统与现代法治的平衡。“既要尊重游牧习俗,也要用科技手段固定证据。”他常说:“调解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找到传统与法律的交点。”这种理念,让他在处理每起纠纷时都既像“法律专家”,又像“牧民兄弟”。通过将草场纠纷化解在村级,胡立新践行了“小事不出村”的承诺,更让法治意识深入牧民心中。

  调解室墙面的哈达层层堆叠,最新一面锦旗绣着“真心服务为群众 排忧解难暖人心”。在他的推动下,2018年,长江源村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2020年12月,唐古拉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从沱沱河畔的货车鸣笛,到多尔玛村的草场界桩;从“云端群聊”的即时答疑,到“马背普法”的流动课堂——胡立新用25年光阴,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织就一张“法治网”。这张网,一头连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一头系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既承载着藏族同胞对公平正义的朴素期待,更闪耀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法治光芒。

  胡立新用行动证明,高原的“小事”也能不出村解决,法治的温度能让雪山更白、草原更绿、人心更暖。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