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组织召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此次观摩会作为全省首次乡镇综治中心建设观摩会,意在将乡镇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的“一号工程”,通过系统总结、全面推广“民和经验”,奋力打造全省基层治理的样板。
据了解,今年以来,民和县已成功打造22个乡镇综治中心,实现县域内综治中心全覆盖。从农村宅基地纠纷调解到城区物业矛盾化解,从政策咨询引导到特殊群体帮扶,从婚恋家庭纠纷调解到邻里纠纷化解,这些遍布城乡的综治中心已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第一窗口”。上半年,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成功调解各类纠纷552件,涉及金额达1487万元,为群众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
在此基础上,民和县精选川口、古鄯、北山等6个基础条件优越、辐射范围广的乡镇,打造综治中心示范点。这些示范点不仅配备标准化调解室、群众接待区、档案管理库等硬件设施,更创新融入多民族语言服务、农村流动调解等特色功能。截至目前,6个试点中心累计服务群众1.2万人次,调解纠纷180余件次,群众满意度高达98%。“一脚踏两地,鸡鸣闻两省”的马场垣乡,正是凭借综治中心的精准服务,有效破解了跨省域矛盾调解难题,成为地域特色治理的生动范例。
此外,民和县锚定“模范综治中心”建设目标,在硬件建设上,持续投入专项资金,为乡镇综治中心配备升级智能调解系统、远程视频接访设备,实现纠纷调解“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在机制创新上,深化“调解+仲裁+司法确认”联动模式,对复杂纠纷实行“多部门会诊”,全面提升调解结果公信力;在队伍建设上,常态化开展“每季一培训”,重点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民族政策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