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记者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获悉,青海已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在全省404个乡镇(街道)、4630个村(社区)建成医保经办便民服务站点,被群众称为“身边的医保局”。
聚焦群众最迫切、最具体的“微需求”“微痛点”,省医疗保障局不断提升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能力,在距离群众生活最近的家门口、村口、社区或最便捷的网络空间,如掌上App、12345热线电话布设服务点实现服务在单元小型化、分散化,确保服务供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针对西宁市离退休职工和居民在成都居住较多的情况,省医保局在成都设立了医保便民服务站,协助办理异地住院就医、慢性病申报、转移接续等事项,搭建起一座“医保桥梁”,进一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实现“零跑路”。省本级医保经办机构将原有的24个窗口整合为7个窗口,推行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实现服务前台不分险种、不分事项一窗受理,后台分办联办。
为方便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群众,省医保局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资源,利用“医银合作”等有利条件,不断扩大基层服务覆盖面,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将医保经办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推进医保便民服务关口前移,从经办大厅的“窗口”搬到“村口”、群众“家门口”,并通过全省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对乡镇、村社、银行、商保等医保服务站点经办人员实施全员培训。据统计,2023年至2025年前两个季度,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经办服务站点累计接待群众3万余人次,为群众办理了一大批参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等医保事项。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