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戎光在身边】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 全省优秀退役军人风采展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8 07:40    编辑:管理员         

【编者按】昔日,他们戎装在身,以铁血丹心守护万里山河;今朝,解甲归来,他们初心如炬,于无硝烟的“新战场”续写忠诚荣光。即日起,推出今年“全省优秀退役军人”风采展,聚焦高原赤子,看他们如何用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投身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以实干诠释“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铮铮誓言。

阿怀军:雪域高原诠释责任担当

从“橄榄绿”到“交通蓝”,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在平均海拔超4300米的青海果洛高原,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果洛高速支队阿尼玛卿大队大队长阿怀军,用20余年坚守书写着退役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1999年12月,带着对军营的炽热向往,阿怀军参军入伍。训练场上,他敢啃“硬骨头”。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总冲锋在前,从不退缩。作为战友们信赖的“好大哥”,他时刻把身边人的冷暖放在心头,用心用情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军旅生涯期间,阿怀军助力集体荣立三等功,个人被评为“优秀士兵”,用坚韧与担当写就了青春华章。

2002年,阿怀军转业到班玛公路段。面对公路养护这一全新领域,他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辖区公路日常养护到重大节假日安全保障,阿怀军把在部队锤炼的韧劲投入工作中,白天在施工现场拜师学艺,夜晚在灯下钻研专业书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业务要点。凭着这份执着,阿怀军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勤恳认真的作风赢得了同仁的认可。

2011年,体制改革让阿怀军转型为交通综合执法人员,身份虽变,但军人的担当始终如一。扎根高原一线多年,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刻在心里,积极联动公安、养护公司等单位,织密交通执法安全网。2021年,“5·22”玛多地震发生时,阿怀军跟随部队抢险救灾,面对低温、大风、缺氧的极端环境,他带头冲进灾区,在抗震保通的最前沿挺起担当脊梁。

作为大队党支部的一员,阿怀军深度参与“党旗飘在雪山上,支部建在雪山下”特色党建品牌建设,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信念守护着高原天路。2023年以来,他推动成立“共护一路”党建联盟,与沿线单位党员并肩开展志愿服务,用点滴行动续写着一名老兵的初心与坚守。

才项:扎根高原十三载 实干担当促振兴

在海拔3300米的青海刚察草原,刚察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才项用13年的坚守,诠释着退役军人的铁血担当。

为积极响应刚察县委县政府“让农牧民腰包鼓起来”的号召,才项在刚察县哈尔盖镇联点亚秀麻村期间,聚焦“畜牧业+农业+旅游”三产融合,引进牦牛标准化养殖技术改良品种300余头,推动油菜、燕麦规模化种植1000亩,助力村集体经济从30万元提升至70万元。

调任县工信局副局长后,才项化身“直播带货官”,举办“藏韵刚察”直播季等活动,大幅提升牦牛肉、青稞酒等特色产品线上预订量,吸引省外企业投资洽谈。同时,才项深入偏远乡村推进基站建设,解决30余处基站通信信号问题,铺就农畜产品上行与旅游推广的“信息高速路”。

2022年,针对亚秀麻村牧民转场“过河难”问题,才项迅速组织人员,建成“干群连心桥”,创新打造“卡路里”党建品牌,解决180余件民生实事,相关经验在全州推广。2024年,才项担任沙柳河镇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后,构建四级治理体系,率先打造该镇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将全镇划分成70个网格,配备专职人员,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全镇纠纷化解率达98%。通过数字化赋能,他让“微网格”托起“大民生”,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员、信息平台成为牧民“会客厅”“流动服务站”和“治理神经网”,绘就了一幅“党建强、产业兴、治理优、民风好”的和美乡村画卷。

程杰:从“迷彩绿”到“商圈红” 退役军人的转型答卷

在西宁市水井巷商圈,退役军人程杰用16年军旅生涯淬炼的“铁军作风”,书写着“党建强、商圈兴、百姓乐”的答卷。作为商圈党委专职副书记,程杰将部队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商圈治理智慧,让街区焕发新生机。

水井巷商圈是西宁城市南北发展轴和东西发展轴的核心地段,也是众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聚居的区域。面对商圈企业、商户的分散现状,程杰主动走访水井巷商圈非公组织,牵头成立了商圈党委,指导6家企业、商会成立党支部。让商圈党组织从“有形覆盖”跃向“有效覆盖”。他还创新“1133”工作法,打造“党建+民族品牌+退役军人创业”示范模式,梳理总结的10篇经验材料被推广。

为激活商圈经济,程杰和党委一班人先后完成了“百企千品”进商圈展销活动,达成意向签约金额520万元。与外省商会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推动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

“公益不图虚名,慈善不为赞美”这是程杰坚持的原则。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程杰认真履行职责,深入网格开展接访,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他的推动下,商圈成立了退役军人先锋队、党员骨干先锋队、“两代表一委员”先锋队,在文明实践、卫生创城等社会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保家卫国到投身社会建设,从一名普通退役士兵成长为一名党务干部,程杰把商圈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尽心竭力为水井巷商圈的发展做好服务。

董仕林:废墟上的“生命守护者”

2023年,“12·18”甘肃积石山地震波及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董仕林作为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名消防员参与抢险救灾,磨破的双手、被泥浆浸透的裤子,从未阻挡他在砂涌废墟上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这位从西藏军区退役的军人,在灾区续写着忠诚底色。

地震引发民和县中川乡、官亭镇等地区的次生地质灾害,大量泥沙涌入村庄,房屋被无情损毁。董仕林和战友们抵达后,采用木板铺设法,在松软砂涌面上开辟出临时救援通道。在救援现场,董仕林不怕苦、不怕累、不惧个人安危,面对生与死的挑战,毅然决然钻入随时有倒塌风险的房屋内,成功救出1名被困人员。在灾区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期间,董仕林协助开展灾后安置点火灾防控工作,确保灾后安置点没有火灾隐患。2024年7月,因在地震救援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董仕林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荣记个人一等功。

“以练为战、以战促训”是董仕林对初心与使命的坚守,“闻令而动、逆向而行”是他对责任与担当的诠释。他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消防救援的第一线,激励着更多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