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老秦创业 古村焕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亚 君 张 鹏    发布时间:2025-07-26 07:10    编辑:管理员         
村史馆成为介绍上刘屯村的一扇窗。咸文静 摄

  本以为是寻常的农家小院,谁知道进门一看,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好几亩的院子规划得错落有致。抬腿进屋,亲子房温馨可爱,农家土炕质朴亲切,标准间整洁舒适……各类房型一应俱全。

  还没来得及感叹,一旁的上刘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玉录先笑着开了口:“这可是我们村上数一数二的民宿!”

  想起门口“老家印象”几个大字,记者恍然大悟,原来这“老家”别有洞天。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地处黄河南岸巴吉西山、铁巴拉南山脚下的上刘屯村是个底蕴深厚的“老村子”。

  “相传明朝时期,贵德城建成后,于甘肃河州拨民四十八户来贵德开垦守城,自耕自食,又拨世袭百户王、周、刘三人,各携眷口,赴贵德守御城池,由此形成‘贵德三屯’。我们刘屯便是其中之一。”张玉录告诉记者,西久公路经过贵德后将刘屯这个古老的村落一分为二成上下两个村子。2014年,青海21个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上刘屯村凭借其独特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底蕴成功上榜。

  “靠着临近西久公路的便利,村里很多人都外出务工。除此之外,种地、养殖也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张玉录言语间,流露出对村子发展的关注。渐渐地,他察觉到家乡似乎在悄然间有了名气,时常有游客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然而,对于如何吃上“旅游饭”,那时的上刘屯人心中还满是迷茫,不知从何处着手。

  说话间,民宿老板秦学元满脸笑意地迎了出来。这也让记者愈发好奇,他究竟是如何果敢地迈出创业这一步的呢?

  “说起来也简单,我就是紧跟潮流!”

特色民宿。咸文静 摄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看到新闻后,当时还在贵德县城上班的秦学元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自己的老家——上刘屯村。

  “我们村既有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还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传统,在产业‘四地’建设中,能不能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实现新的发展?”

  很快,秦学元看到了曙光。

  2021年,村上实施高原美丽乡村项目,一场由内到外的改造就此开启。通过充分利用村中原有资源,上刘屯村就地取材,精心打磨,重塑古村的质朴模样。

  2022年,凝聚着全村人心血的村史馆正式建成。一件件记录着上刘屯村发展历史、承载着村民时代记忆的老物件被分门别类、仔仔细细地摆放在展示台上,无声地诉说着村子的往昔岁月。

  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让退休的秦学元坐不住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里萌生——回村创业!

  就这样,在儿女的支持下,紧跟“大环境”又依靠“小气候”的秦学元和妻子秦生芳毅然回到老家。他们不仅翻新了自家老屋,还精心建起10间风格各异的民宿。就连家中的老果园,也被秦学元巧妙规划,划分成采摘区、养殖区、活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按照他的设想,游客来到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晚舒适的住宿,更能体验果蔬采摘的乐趣、享受野炊烧烤的惬意,全身心沉浸在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中,真切地找到老家的感觉。

  很快,通过抖音、美团等平台的推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老家印象”逐渐在当地的民宿中崭露头角。

  “明天有上海的客人过来,你瞧,这房间都收拾好了!”秦学元告诉记者,预约的客人是他家的回头客。这次来青海旅游,第一时间就在他这儿预定了4个房间。

  其实,生活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秦学元一家。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村民们原本自产自销的特色农作物,也借助路边经济、庭院经济等模式,抢先进入市场,为大家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单纯的住宿体验已经难以满足。所以,必须在游、购、娱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品质……”问及未来的打算,秦学元脑海中有着清晰的规划。

  “没错,村上也打算继续发动村民,按照一家一特色的标准,多打造几处民宿、农家乐、露营基地……”张玉录接过话茬,眼中满是对村子未来发展的憧憬。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