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海,草木葱茏、百花竞放,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轻轻穿透薄雾,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日芒村的图腾达尔杰早早地就来到藏羊养殖基地,哼着悠扬的藏曲搅拌饲料,打扫羊舍;伊克乌兰乡智嘉央廓家庭牧场的负责人万玛多杰此时也来到厂房准备着藏式点心、酸奶、曲拉的原材料;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的返乡大学生多杰措也没有闲着,一边张罗着自己的直播设备,一边整理着今天直播带货的商品……这一幕幕新时代晨作暮息的生动场景,正是刚察县党建引领促转型,多元融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真实映照。
近年来,刚察县立足资源禀赋,主动融入全省产业“四地”建设,将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刚察县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年的重点内容,创新实施“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业态培育”双轮驱动,积极探索“相容共进、互促共赢”的产业转型发展模式,成功探索出融合独特优势又各具特色的产业转型路径。
组织领导是村集体经济的“定盘星”
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刚察县把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和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制定《刚察县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2025年度行动计划任务清单》《刚察县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县级主导、乡镇负责、村级落实”三级书记齐抓共管,农牧、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责任体系,聚焦优化村集体经济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联村共建、村企合作、村集体领办专业合作社、资产租赁经营、集约土地开发”等模式,并大力培育乡村实体产业,引导乡村党组织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整合资源、靶向施策,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活、布局优、路径准。
“我们坚持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互促,做足‘党支部+生态+乡村旅游’融合,重点在‘党建+就业+增收’等方面下功夫,不仅在鼓起村民‘钱袋子’的同时,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财富,还提高了村里的就业率。如今,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突破百万元,2024年更是达到108万元,带动40余户牧民年均增收达到1万元。”冶合茂村党支部书记旦木真说。
自圣泉湾生态体验区建成以来,冶合茂村“两委”还通过用村集体公用草场置换牧民约13.3公顷草场的方式,入股刚察县仙湖旅游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进行分红,分红金额达到41.7万元,覆盖牧民人数达1100余名。如今的冶合茂村已经打破了“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收入“标签”,而是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绿色“就业路”,不仅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还带动60余户牧民致富增收,100余名牧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500元左右。
人才力量是村集体经济的“主心骨”
哈尔盖镇切察村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构建“党支部书记带头+驻村第一书记推进+行业技能人才出招+产业促进队具体落实”的联动机制,依托切察村牛羊养殖优势和牛羊肉产品货源足、质量优、口碑好的实际,借助国家能源集团电商平台,打开了“预售+订单式”的销路,签订价值162.24万元的牛羊肉订单协议,完成牛羊肉“订单式”销售42.3余吨,既因地制宜为产业发展“开好了方子”,也为产业发展“想好了法子”。
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头雁”作用,刚察县选拔19名大学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班子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77.4%。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37名,将118名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纳入后备人才和产业促进工作队,35名大学生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79人选派到一线岗位实践锻炼。同时,落实农牧区“三培三带”计划,推行村干部与致富带头人“双向培养”,采取本土挖掘、人才回引、源头培养等方式,培育致富带头人75人,农牧区实用人才217名,带动60%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增收。
“除了高兴,还是高兴,今年村里不仅给了4000元的分红,还给了我近556元的生活用品,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切察村建档立卡户久美金巴高兴地说。
绿色低碳是村集体经济的“新动能”
走进刚察县,错落有致的光伏板在连绵的矮山上,随山势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些光伏板不仅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风景线,更映射出了清洁能源为乡村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刚察县持续提升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水平,围绕“绿色经济”发展大局,融入全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战略,布局清洁能源产业,2024年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18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5亿千瓦时,新能源企业纳税1.03亿元,占全县税收77.98%,推动13个村参与到光伏项目中,年收益377万元,占比达到村集体经济总收益的12%,形成直接到村的造血式帮扶,实现“阳光经济”与生态保护双赢,确保了农牧民长期稳定的收益。
“光伏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村里的固定收益,每年我们都用收益的钱给村里的保洁员发工资。有位阿切(藏语,姐姐的意思),因为身体原因干不了重体力活,也不能外出务工,因此让她担任了村里的保洁员,而她的岗位补助费用就来自村集体经济中的光伏收益。”吉尔孟乡环仓贡麻村委会主任叶斗加说。
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理想,更非“竭泽而渔”的短视逐利。想持续主动探索多元可行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既要做强做优“一村一品”的闪亮招牌,也要善乘机遇之风、善借创新之势,充分依托生态和互联网,走绿色生态旅游、清洁能源新生产业的路子,走电商平台、云上直播的路子,走科学饲养、规模养殖的路子,始终保持与时代同频、同向、同行,刚察县才能走出一条“党支部领办+群众入股分红+资金下乡”共赢的乡村振兴“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