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手术室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现任尖扎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薛松霞正带着当地医生完成一台种植牙手术。
“你们看,这个患者既有牙齿缺失问题,又存在牙列不齐的状况,需要种植牙齿和矫正畸形。”薛松霞手持种植器械,耐心地为当地医生讲解起来。
“种植牙要先在牙槽骨上钻孔,然后植入人工牙根,种植时注意角度和深度以保证正畸时的稳定性。矫正畸形能够调整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让种植牙能够正常发挥功能……”
“薛医生,跟着您学到了太多东西!您的讲解和示范,让我们对这类复杂手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位年轻医生感激地说道。
在薛松霞和她的团队帮扶下,尖扎县人民医院成为黄南州内首个掌握种植牙技术和口腔正畸的医疗机构,填补了两项黄南州空白。
自2024年7月作为天津市第五批援青干部扎根尖扎县人民医院后,薛松霞始终以守护高原群众牙齿健康为己任。最令她欣慰的,是成功推动口腔健康防护项目变为惠民实事。
“在尖扎县看诊时,最让我揪心的就是不少青少年由于龋坏拖延不治,年纪轻轻牙齿就掉了。不仅影响咀嚼食物,长期偏侧咀嚼还会导致脸型不对称。”薛松霞说起这些,满脸心疼。
与当地口腔科主任深入交流后,薛松霞找到了症结所在:群众口腔保健意识薄弱,导致大部分孩子在7岁左右恒牙刚萌出时,错过了做窝沟封闭的黄金时期。
“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了‘保护衣’。”薛松霞解释,后槽牙表面的窝沟凹凸不平,易残留食物、滋生细菌引发蛀牙。而窝沟封闭用树脂材料填平窝沟,让牙齿表面变光滑,减少细菌残留,有效降低蛀牙风险。
在尖扎县人民医院领导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2025年4月,口腔窝沟封闭作为“尖扎县二十项民生项目”正式启动。薛松霞带领口腔科团队马不停蹄地走进全县各所学校,为7至9岁的适龄儿童免费开展窝沟封闭。不仅如此,还为孩子们发放图文并茂的口腔宣传画册,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普及口腔健康知识,让更多群众意识到护牙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筑牢口腔健康防线,绽放自信笑容。
在薛松霞眼中,提升尖扎县口腔科诊疗水平的核心在于培育本土人才、锻造专业团队。自援青以来,除日常门诊工作外,她与三名本地青年医生结对“师带徒”。针对不同基础的徒弟,采用“一对一带教”方式,将口腔医学基础理论、临床操作、病例分析、诊疗思路倾授。
她还督促两名徒弟积极备考医师资格证,为他们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学习成果。在她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她带教的团队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复杂病例诊疗。
除了对团队医生技术的培养,还通过门诊病例指导和临床规范化诊疗提高年轻医生的自信心,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现在,在尖扎县政府、援青指挥部130余万元资金支持下,口腔科引入口腔种植机、机用根管治疗仪、热牙胶充填系统和口腔扫描仪等先进设备。目前,口腔科依托硬件升级与开展10项新技术,服务范围覆盖周边20万人口,吸引众多州域内外患者慕名就医。
4个月前,一位缺牙多年的患者因始终未能镶到合适义齿,只能长期进食软烂食物。得知医院开设援青门诊后,患者前来就医。薛松霞团队为其安装活动义齿,成功恢复咬合功能。如今,老人终于能畅快吃肉,家属这才明白,原来并非老人不爱吃肉,而是牙齿条件不允许。
“作为口腔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让老百姓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薛松霞感慨。每一个重获咀嚼自由的患者,都让她更坚定扎根高原的决心,这份职业赋予的成就感,正是支撑她跨越山海、坚守雪域的力量源泉。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