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安昭索罗罗”的热情旋律,身着盛装的土族儿女跳起安昭舞,共同迎接这场民俗文化的盛会。
7月4日,第二十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丹麻分会场暨2025年传统丹麻土族花儿会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花儿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周边村镇的土族儿女齐聚一堂,以“花儿”为媒,唱响富民强村的时代交响。
活动现场,千人安昭舞震撼上演,五彩袖衫舞成流动的盛开“花朵”。男性长者舞步坚实有力,女性舞者彩袖翻涌如群蝶振翅,孩童亦步亦趋跟着长辈的舞步,在“现学现卖”中无声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为巨型舞圈添上新鲜注脚。“我小时候就喜欢跟着父母跳安昭舞,中间因为求学好几年没参加了。今年毕业了,一听说花儿会举办的消息,立马报名参加。”来自丹麻镇温家村的白永兰说,今年村里有五十多人参加千人安昭舞。
“现在正好是农闲,家里大人有空,中考、高考也结束了,各家小朋友也有时间,报名都特别积极。”更令人动容的是,为奔赴这场一年一度的约定,白永兰在省城务工的父亲专程回乡,参加这家门口的文化盛会。
这曲千人安昭舞,以土族文化热情奔放的生命力瞬间点燃全场。五彩袖衫如虹霓旋转,每踏下一步,都仿佛叩击着大地深处厚重的历史;盘旋的舞阵,是高原生生不息的生命图腾,是刻进骨血的生命节律。“其实村里没组织排练,大家从小就会跳。”白永兰说。
现场更令人屏息的是轮子秋表演:木质轮架飞旋如满月,国家级非遗技艺在现代舞台重焕光彩。表演者凌空翻转、舒展身姿,演绎着土族先民与自然博弈的勇气,引得观众惊呼与掌声此起彼伏。舞台中央,《点赞新时代》拉开演唱会序幕,《多情丹麻滩》诠释出丹麻滩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快板、舞蹈、民间小调轮番登场,展现了土乡群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生动景象和浓郁的民族团结情。
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现场的文旅乡集如同一幅活态民俗长卷。现场设置非遗、文创、特色产品展示区,集中展示“青绣”“擀毡”“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以及土暖锅、酿皮、烧烤等特色美食摊位。丹麻镇居民王生俊指着广场周边熙攘的集市坦言:“花儿会一开,周边经济全盘活了。”摊贩的叫卖声与游客笑语交织,印证着这场国家级非遗盛会“文旅融合、振兴乡村”的定位——花儿、戏曲、皮影戏等非遗展示平台,正切实促进当地增收。
此外,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吸引线上数十万观众观看互动,进一步扩大了丹麻传统土族花儿会的影响力。让“花儿”文化融入群众生活,观众在聆听天籁之音的同时,还能品尝青海特色美食、选购手工艺品,沉浸式感受“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活力。
“丹麻传统土族花儿会是西北大地上最瑰丽的民族艺术盛典。作为一扇窗口,她绽放出土乡厚重独特的民俗风情、绚丽璀璨的非遗瑰宝、得天独厚的文旅华彩,更映照出丹麻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画卷。”互助县文化馆副馆长唐占宇说,接下来,10余场花儿名家演唱会、花儿大家唱、皮影戏、非遗展示等活动将持续上演,“花儿宣讲团”将以传统曲调唱响政策新声,让非遗民俗在土乡绽放光彩。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