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青海玛沁:查仓村的“双赢账本”与“连心网格”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永波    发布时间:2025-07-01 10:17    编辑:张丽娟         
QQ图片20250701060031查仓村村“两委”成员深入牧区开展马背宣讲。查仓村供图

  “作为牧区的一名党员,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作用?”

  “我觉得应该做到带领乡亲科学养殖,积极宣传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帮助困难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引导老百姓做到‘草畜平衡’?”

  “我认为关键在于规划好养殖规模和出栏量,合理利用草场资源。”

  ……

  6月30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查仓村的党员活动室内,一场围绕党史、党章及时政的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查仓村党支部书记肉保欣慰地说:“往年的‘七一’活动,多是开会听讲。今年增设竞赛环节,既交流了经验,也精准传达了政策,效果特别好!”

QQ图片20250701060038肉保与村干部在牧户家中入户走访。受访者供图

  2003年,为响应国家政策,查仓村从100多公里外的果洛州玛沁县优云乡搬迁至玛沁县大武镇镇区。然而,多数牧民群众因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专业劳动技能,只能从事门槛较低的临时性工作,增收困难。2020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肉保决心破局。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经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认真研究,利用项目资金100万元购置300余头牦牛,依托现有的‘玛沁县大武镇查仓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尝试集中养殖。”肉保回忆,集中养殖模式运行两年,效益始终不佳,这种情况成了大家的心病。

  转机出现在2022年。通过不断走访调研,村“两委”和村民代表果断转型,决定采用托管代养模式。“我们与牧户签订合同,将合作社牦牛交由他们代养”村党支部副书记肉增解释:“牧户负责牦牛繁育,每年按比例向村集体上缴收益,牛奶、酥油、曲拉等额外收益归代养牧户所有。”这一模式实现了村集体与牧户的双赢:既保障了集体收入,也激励牧户扩大养殖规模。

  变革立竿见影。2023年,合作社实现年收益近20万元。肉保笑着介绍:“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下一批牦牛采购的启动资金,另一部分给乡亲们分红。大家的‘钱袋子’鼓了,日子更有奔头。”

  活动结束后,记者跟随肉保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几本卷边的笔记本格外醒目。翻开内页,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急难愁盼。“这些诉求,有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的,有通过电话和微信收集到的,但更多是网格员反馈上来的。”肉保说。

QQ图片20250701060046村”两委”成员召开党支部会议。李永波 摄

  “目前村里常住168户,共613人,虽绝大多数已搬迁至镇区,但部分群众仍在牧区生活。”肉保介绍,查仓村2017年创新推出四级网格化管理制度: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任一级网格总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任二级网格负责人,党员及村民代表任三级网格负责人,生态管护员任四级网格负责人。这一制度将政策宣传、联络服务精准下沉到网格,织密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网格的力量在牧民公巴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他常年与妹妹在牧区居住,2024年12月,网格员入户时发现公巴肝包虫病复发,急需治疗,但其因家贫拒绝就医。“当晚,网格员就将情况告知我,次日我和村干部洛什加赶往公巴家中。”促膝长谈后,公巴吐露了经济困难的实情。“放心去治!医保能报大部分,先治病,困难我们帮你解决。”肉保当场承诺。

  次日,肉保与村干部带着公巴前往果洛州疾控中心填写住院治疗材料,从住院到手术一切顺利。“今年1月回访时,他恢复得很好,3.7万多元医药费中,他只自费了4000多元。但看到他家情况,临走前我还是悄悄留下1000元资助。”肉保红着眼眶说:“只有乡亲们日子过得好,我这个村党支部书记才当得安心。”

  夕阳西下,办公室静了下来。45岁的肉保望着窗外,道出心声:“我要尽快练好普通话,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更清晰、更快速地传递到上级党组织,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乡亲们的每一份期待都不落空。”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