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党旗领航】党建“微服务”汇聚民生“大温暖”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雪萌 拉吾东周    发布时间:2025-07-01 10:00    编辑:张丽娟         

  6月26日,清晨的阳光温和地倾泻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镇央龙卡社区蜿蜒的巷道里,橙色的光晕为古朴的街道披上了一层温暖的纱幔。

  居民达哇站在刚刚疏通的下水管道旁,眼神里满是欣慰,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昨天反映的问题,今天一早就解决了!”达哇的言语中满是对社区服务效率提升的赞叹,而这简单的感慨,也道出了囊谦县基层治理的新变化。这样令人欣喜的转变,源自囊谦县近年来深入实施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更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塑干部作风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QQ图片20250701060926孩子们在儿童之家做手工。

  “四个一”机制破解治理难题

  过去,囊谦县的社区工作常常面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社区干部数量有限,可调配的资源也十分匮乏,这使得许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居民们的烦恼无处诉说,社区干部们也是有心无力,基层治理陷入了僵局。

  针对这一棘手情况,囊谦县持续深化“四个一”结对共建机制,为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们社区现在有了‘靠山’。”香达镇智查卡社区党支部书记昂加谈及此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县里不仅给我们派来了帮联单位,还有县级领导直接联系指导。”这套精心设计的机制有着直击痛点的穿透力——1名县级领导联点指导,为社区发展明确目标;1个县委和政府部门共同帮扶,带来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1名香达镇联村领导包干,确保各项工作在镇一级的顺利推进;1名包联社区干部驻点,扎根社区,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责任明确、层层落实的完整责任链条。

  为确保“四个一”机制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囊谦县委组织部专门制定措施,将结对共建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这一举措就像一根“指挥棒”,引导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同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将54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8个社区。这些年轻的力量,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缓解了基层人手不足的问题,让社区工作有了更多的活力与创造力。

QQ图片20250701060932整治环境卫生。

  “吹哨报到”提升服务效能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囊谦县把“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作为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县委积极推动18家党政机关与8个社区深度结对,在组织建设、服务群众、平安创建等多个重要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共建工作。

  今年5月,社会监督员反映萨玛那社区三岔路口井盖损坏。这个看似不大的问题,却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过往行人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

  社区“吹哨”后,县住建局、县市政公司等部门迅速响应,立即“报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随后马不停蹄进行检修工作。从接到通知到完成检修,仅用了两天时间。“以前这种问题可能要拖上十天半个月,现在有了‘吹哨报到’机制,解决起来快多了。”社区居民卓玛谈及此事,语气中满是感激与赞赏。

  据统计,今年以来,各共建单位已累计为社区解决帮扶资金11万元,办理实事好事120余件。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切实解决了居民们生活中的诸多难题。县委组织部还将结对共建情况纳入督导重点,定期对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此外,在机关社区结对共建的坚实基础上,囊谦县深入开展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让党组织的力量进一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学习中央精神要注重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在闹吾拉泽社区党员活动室里,县委组织部干部尼玛文毛正在为社区党员作专题辅导。活动室里座无虚席,党员们认真聆听,不时低头做着笔记。这样的场景在囊谦县各社区已成为常态。在职党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党员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深刻的理论解读。

  县委直属机关工委负责人介绍:“我们按照‘五好’党支部标准,组织结对单位开展互查、互导、互助活动,形成了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0余个。这些在职党员就像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社区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社区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QQ图片20250701060939上门为群众服务。囊谦县委组织部供图

  “一张网”兜住民生万事

  针对以往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网格林立”、资源分散等问题,囊谦县创新推行“四联两带”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基层治理分散、低效的局面。

  在香达镇,社区网格员闹桑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自己负责的网格内巡查。“现在我们是‘全科网格员’,既要排查安全隐患,又要收集民情民意,还要能代办一些政务业务。”闹桑笑着说。他的手机里存着网格内许多居民的联系方式,居民们有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他。

  这套体系将原本分散的政法、民政、城管、信访等各类网格整合为“一张网”,建立“七级网格长”制度。通过明确各级网格长的职责与分工,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通办”。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管理,全县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60余起,解决民生问题280余个。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生活难题,网格员都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随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入推进,囊谦县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智茶卡社区,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经过改造,变得整洁有序,道路两旁种上了绿树鲜花,居民们有了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在格东涌社区,功能提升后的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这里不仅是党员们学习交流的场所,也成为了服务群众的新阵地;在扎西塘社区,老年活动室、儿童之家等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在这里下棋、聊天,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学习,社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如今,在囊谦县,党组织引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已经形成。从机关到社区,从党员到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描绘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画卷。正如茶卡塘社区老党员扎西所说:“现在的干部是真干事、干实事,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党建“微服务”,正汇聚成温暖人心的民生“大力量”,推动着囊谦县在基层善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