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党建新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特殊论”“补偿心理”的思想痼疾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平文    发布时间:2025-07-01 07:27    编辑:管理员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青海省纪委监委通报的多起典型案件如当头棒喝,向全党敲响警钟:在作风建设攻坚战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特殊论”“补偿心理”等错误思想的潜流涌动,正成为侵蚀党员干部肌体健康、动摇党风政风根基的重大隐患。面对作风建设的“娄山关”“腊子口”,唯有刀刃向内去腐生肌,抓铁有痕祛病强身,方能汇聚起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

  破除思想妄念必须正本清源,筑牢政治建设的“定海神针”。从曝光的案例看,某些干部打着“工作特殊”“地方特殊”的幌子行特权之实,扛着“过去吃苦”的招牌谋补偿之私,实质是政治信仰缺失的软骨病、是思想堤坝溃决的穿堤蚁。新时代作风建设攻坚战,首要是打好思想淬炼的主动仗。各级党组织要构建“党性教育+廉洁文化+案例警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通过“关键少数”讲党课、支部生活议初心、实境课堂悟宗旨等方式,让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真正成为衡量党性的“政治标尺”,让“权为民所赋”的根本立场化为从政履职的“条件反射”。

  整饬沉疴积弊必须系统施治,织密监督问责的“天罗地网”。作风建设“一篙松劲退千寻”,必须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构建防控体系。要紧盯“三重一大”决策过程的廉政风险,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公车轨迹、公务接待等数据画像;要建立“群众点单、纪检派单、部门接单”的问题排查机制,让电子举报平台成为全天候在线的“政治CT机”;要对招投标、国企经营等关键领域开展“穿透式”审计监督,形成从个案查处向系统治理延伸的“滚雪球”效应。唯有让监督长出“牙齿”、让问责带“高压电”,方能断“特殊思想”之根,绝“补偿心理”之患。

  涵养政治生态必须标本兼治,构建久久为功的“闭环链条”。当前作风建设已进入“船到中流”的攻坚期,更需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的辩证思维。既要通过以案促改深挖制度漏洞,健全公务接待、政商交往等“全要素标准”,也要运用融媒体手段打造廉政文化品牌,让“亲清关系”“过紧日子”成为集体政治记忆。当各级党组织都把作风建设作为“政治责任田”精耕细作,当每位党员干部都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视为工作“必选项”而非“选择题”,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必将更加熠熠生辉。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党的自我革命新征程上,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斩断特权思想的历史脐带,以刮骨疗毒的坚强意志清除“心理补偿”的利益藩篱,定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