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2024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公布,西宁开发区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全省30家获奖单位中,开发区8家企业获奖,占据全省26.7%的获奖席位,获奖总数较上年翻番。此次获奖项目包含1项技术发明奖和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创下开发区单年度省部级科技奖项数量、质量双提升新纪录,展现了开发区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主引擎的硬核实力。
创新成果全面开花,在开发区创新生态培育和政策精准扶持下,获奖企业量质齐升、领域实现突破。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光伏组件规模化绿色回收技术及装备研究”填补国内光伏循环经济领域空白,获得技术发明奖;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环境友好型旋流泄洪消能关键技术及应用”斩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亚洲硅业“高纯多晶硅低消耗生产技术”、金诃藏药“重点藏药品种有效性研究与安全性评价”等5项科技成果分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覆盖盐湖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开发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聚焦于“双碳”战略实施,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体系赋能转型。近年来,西宁开发区以制度创新构建全域创新生态,实施“创新强基”三年行动,通过“三向突破”战略重塑发展格局。制度创新破瓶颈,建立“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多项科创机制改革,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兑现率连续三年保持100%;产业创新强根基,目前已建成中国科学院盐湖所、青海化工设计院中试基地,具备盐湖产业全要素、全链条中试验证保障能力;生态创新聚动能,“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锂电产业集群、算电协同示范园作用发挥明显,推动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从28%跃升至65%。
绿色发展再启新程,锚定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目标,开发区创新实施“双碳”科技攻坚计划。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培育21家绿色示范工厂;布局锂电池材料、光伏组件等7大技术攻关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突破40%大关;首创“新能源+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实验室,推动清洁能源装备本地化率大幅提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高景太阳能大尺寸硅单晶热场仿真优化及产业化”“北捷新材料聚合物涂敷隔膜表面改性”“泰丰先行高压电低钴三元正极材料研发”“圣源地毯高原染整工艺升级”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新突破,实现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新突破。
(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