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午时分,一只只藏羚列着横队,走上青藏公路向北侧迁徙,白玛智美密切注视着这10多米宽的路面上发生的一切。
路面上会发生什么?白玛智美说,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头羊有可能会成功带领100多只藏羚走过青藏公路,继续向可可西里腹地进发,也可能会出现一两只羊突然停在公路路面向四周观望,继而带着其他羊群回到公路南侧的意外情况。这样一来,原本一起迁徙的藏羚群被一分为二,未能成功进入可可西里的藏羚只能等待其他的头羊来带领。
这是春季藏羚迁徙期间,数十公里的青藏公路路面上最常见的一幕。为了保证高原旗舰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羚成功进入可可西里产崽,工作人员拦停过往车辆为藏羚让路。许多藏羚几经尝试后,才能成功通过青藏公路。
这时候,为迁徙中的藏羚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到今年为止,白玛智美已经连续3年参加了5次藏羚迁徙护航行动。
白玛智美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拉觉悟生态教育站的生态教育教师,也是藏羚迁徙护航队的负责人。今年5月中旬,当地监测到数千只待产藏羚在曲麻河乡勒池村集结后,在曲麻莱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的安排下,他和20多名生态管护员赶到了藏羚迁徙路上的关键通道——人流和车流较大的青藏公路五道梁。
护航期间,有过往路人问,藏羚走上公路的时刻,为什么要停车让路,为什么不能鸣笛?白玛智美耐心地回答:“藏羚生性胆小,听到人或者机动车靠近的声音后,会远离公路,迁徙会暂时中断,直到车辆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它们才会在头羊的带领下,尝试走上公路继续迁徙。有时候,人们无意间发出的呼喊声、机动车的鸣笛声,也能让藏羚惊慌失措。”
除了春季,白玛智美还要在秋季组织生态管护员参加藏羚迁徙护航。2023年8月的秋季护航中,他曾看到无比震撼的一幕,300多只藏羚带着小宝宝,排着上百米的队伍,浩浩荡荡返回勒池草原。
白玛智美说,除了迁徙护航,他和生态管护员还在冬季关注藏羚的生活。每年12月中旬,是成年雄性藏羚和雌性藏羚相聚的时刻,雄性藏羚之间会发生激烈的打斗,争夺交配权。生态管护员也会在草原扎帐篷,加强巡护的同时,抓紧时机监测藏羚的种群数量。2022年冬,生态管护员在勒池草原监测到上万只藏羚。
白玛智美说,在他看来,藏羚是一种神秘的野生动物,为了繁衍后代,它们会从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长途跋涉数百公里,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牧草较少而且缺氧的地方产崽。
在多次的藏羚护航中,白玛智美发现藏羚是一种勇敢的野生动物,在往返数百公里的迁徙路上,它们经常会遇到雨雪天气,还有狼、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围追堵截,但它们勇往直前,从来没有放弃过。今后,他准备把这些难得的藏羚迁徙故事带到生态教育课堂,讲给学生,讲给更多的生态管护人员听。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