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5月20日,随着“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太空种移交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种已正式进入地面培育实验阶段。
据介绍,“实践十九号”返回式卫星是我国航天育种的重要平台,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等特殊环境诱变种子基因,具有变异率高、变异幅度大、稳定性快等特点,可加速优质品种选育进程。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4年10月11日10时39分,返回舱在预定区域着陆回收,种子在太空环境中停留了14天。本次搭载的青海云杉样品序号为T-35-021,重约10.4克,共1878粒;祁连圆柏样品序号为T-35-022,重约13.8克,共44粒。
为确保太空种子培育试验顺利开展,省林业和草原局组建专业培育团队和技术支撑专家组,编制了详细的培育实施方案,制定了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种子培育期为2025年至2029年,计划在大通县东峡林场、互助县李丰苗圃、平安峡群林场开展温室容器育苗及大田育苗培育试验。项目将设立培育试验区和对照区,开展对照监测、育苗生产过程及苗木生长过程记录、变异情况观察和记录、培育技术交流与合作及技术培训等工作。
未来,省林业和草原局将严格按照培育实施方案,做好各项要素保障,确保育种工作科学、有序推进。通过开展太空育种实验,将为选育具备抗旱、抗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林木新品种提供科学基础,进一步推动我省林木良种化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