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祁连“9号公路”的出圈和破局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李皓 吴予琴    发布时间:2025-05-17 07:35    编辑:管理员         
QQ图片20250517062226自驾车友在祁连体验“9号公路”的魅力。受访者供图

  至少在十几天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9号公路”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5月1日,由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北驾祁连·9号公路”主题活动,在祁连县峨堡古城启幕,“9号公路”第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9号公路”缘何出圈

  从西宁市城北区出发,一路北行经过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驶入祁连县境内。穿越祁连县后进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随后与河西走廊上的张掖相连,最后折返西宁。这条路线在祁连山的南北两侧勾勒出一个庞大的环形轨迹,从高空俯瞰时,环形轨迹宛如数字“9”,这条线路故而被命名为“9号公路”。

  总长约600公里的“9号公路”,串联起了门源县岗什卡雪峰,祁连县峨堡古城、卓尔山、黑河峡谷、半野生鹿场以及张掖丹霞地貌等诸多景点,成为甘青两省联手开发的又一条自驾旅游线路。因“9号公路”所经的大部分地区完整地保留了大自然的原生地貌,祁连县委副书记、县长梅尖参将“9号公路”定义为“原生态自驾旅游线路”。

  在祁连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冯玲玲看来,“9号公路”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她表示:“线路所经地区除了涵盖草原、森林、雪山、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还融合了藏族、回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集合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是一条体验西北地区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的旅游路线。”

  今年五一假期,“9号公路”刚亮相,便对祁连县旅游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拉动效果。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祁连县累计接待游客3.32万人次,同比增长44.98%;综合收入1615.99万元,同比增长43.69%;星级宾馆入住率47.84%,同比增长119%。而有关“9号公路”的视频、音频更成为五一黄金周期间的传播热点,受到广大网友和“驴友”的转发关注。

  一次破茧重生的机遇

  尽管“9号公路”在五一假期迅速走红,但这条线路的诞生并非偶然,背后是祁连文旅业突破困境的不懈探索。

  祁连县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十几年前,受到我国文旅市场不断升温态势的影响,祁连县迅速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仅2019年,祁连县的旅游人数突破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3亿元。

  “最高峰时,祁连县卓尔山景区一天接待游客1.2万人次。”冯玲玲说。

  然而,2018年左右,随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多个景点相继被自驾旅行的拍客发现后,甘青大环线逐渐延伸,到祁连的游客变少了。到2023年,祁连县接待游客只有19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也降至12亿元。

  甘青大环线由甘青两省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开发,是一条在西北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线路。祁连县文旅专业人士分析,造成祁连县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有所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祁连县的对外交通曾一度不畅。

  “甘青大环线的北线从兰州出发,通过门源进入祁连。南线由兰州出发,经刚察进入祁连,随后通过祁连进入河西走廊。”冯玲玲说。但是,2018年前后,进入祁连的213国道开始整修,路况相对较差,驾车从青海湖驶入祁连需要近7个小时,这让很多旅行社不再把祁连当作中转站,逐渐被西北大环线冷落。

  面对这一情况,如何破茧重生成为祁连文旅人和祁连县各级政府思考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9号公路”被开发出来。

  “9号公路”不想当网红

  生态是祁连县最大的优势。作为一条“原生态自驾旅游线路”,“9号公路”既保留了祁连生态旅游特色,也契合了当代自驾游需求。

  梅尖参在接受采访时一再表示,祁连文旅业一定要遵循“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的原则,只有这样,“9号公路”才能走得更远。

  梅尖参所说的“确定性”指的是祁连文旅资源以自然、生态、观景为主体的基本特色;而所说的“不确定性”,指的是当代旅游市场瞬息万变的趋势,如新的风向、新的业态、新的诉求。

  5月1日,一场实景演艺《风云峨堡》在峨堡古城上演。该剧以丝路驿站历史为背景,融合乐舞飞天、胡姬贩酒等场景,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当晚,祁连县城广场的机器雪豹互动也备受瞩目。五一假期,祁连县灯光秀、DJ狂欢等活动持续升温,被网友誉为“视觉盛宴、精神大餐”。这些活动正是祁连县通过“旅游+智慧+历史+文化”模式,深化“9号公路”的内涵。

  “对于像‘9号公路’这样一个新推出的旅游线路,最重要的是在短时间内实现引流。年轻游客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只有通过文化、历史、智慧和非遗赋能,才能增强‘9号公路’的吸引力,提升游客对‘9号公路’的认可度。”冯玲玲说。

  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梅尖参对“9号公路”有了这样的期待:“我不想让‘9号公路’成为网红,我期待‘9号公路’能拥有长热效益,行稳致远,成为振兴祁连旅游的支撑。”

  “9号公路”文旅效益广阔

  在分析祁连县的旅游前景时,冯玲玲说,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出现了小众游的趋势,一些默默无闻的小众县城成为游人青睐的旅游打卡地。祁连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青海省最具有自驾游开发潜力的地方,被有关部门评为2025年全国县域自驾标杆县。

  5月3日,随着中国东方航空MU2191次航班缓缓降落在位于阿柔大草原的祁连县机场,祁连县首趟“生态研学主题航班”迎来了首批乘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55名师生。

  冯玲玲说,生态研学主题航班开创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旅+航空”的创新模式。随着研学这一崭新理念的引入,祁连县以生态为主体的文旅特色进一步得到彰显,以生态为主题特色的“9号公路”文旅市场的吸引力将会进一步加强。

  冯玲玲透露,今年,祁连县引进了第一家汽车租赁企业,如果坐飞机进入祁连,在当地就能租到合适的汽车自驾“9号公路”,拓宽旅游半径。

  “西宁是青海游客的集散地,我们将祁连定位成青海通往河西走廊和海西腹地的旱码头,北走新疆,南下河湟,西进河西。游客可依托‘9号公路’的交通优势,以祁连县为起点,实现畅游西北的梦想。随着‘9号公路’不断升温,祁连将利用低空经济丰富文旅内容,不断提升‘9号公路’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梅尖参说。

  (来源:西海都市报)